9月24日,荒漠区风光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科考总结会北京主主场和青海省海西州第二主会场进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教授、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研究员以及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所长卢琦研究员等人分别主持大会。
李正风主持开幕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前副执行秘书Dr. Pradeep Monga,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长、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第一副会长孙国吉,国家能源局法改司前一级巡视员孙耀唯,青海省海西州、常务副州长李家成等人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吴吟、国家林草局三北局一级巡视员武爱民、内蒙古林草局一级巡视员东淑华等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并发言。
彭凯平致辞
历时90天,行程2万公里。今年6月9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REPER项目部、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建设工程分会、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家单位组成的荒漠区风光电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科考团,对陕西、内蒙、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风光电建设与生态修复治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为“双碳”背景下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提供决策支撑,推进风光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总结会合影
此次科考行程超20000公里,考察风光热电站48座,观摩治沙研究基地22处,参观新能源企业12家,调研乡村振兴项目19个,与地方部门召开会议23次,以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的科学考察笔记50余篇。科考团还对荒漠区能源转型现状及碳中和实施进程进行了考察调研。
科考团常务副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学院能源转型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在总结会上介绍,我国在碳中和的时候,可能需要100亿千瓦左右的光伏装机,大约1.5亿亩至2亿亩, 甚至更多的土地来安排装光伏。何继江宣布了由科考团专家评选出的18个生态优秀光伏电站、15家光伏人必看的治沙基地。
何继江做总结报告
冯起院士、周孝信院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学委员会官员贾晓霞、国际能源署署长特别顾问安丰全、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吴吟、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王恩光、三北局一级巡视员武爱民、内蒙古林草局一级巡视员东淑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等专家和领导对此次科考及科考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研讨并给与了高度评价。
青海省海西府人民政府在第二主会场上由李家成常务副州长宣布“柴达木碳中和研究院” 成立工作启动仪式,研究院将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撑机构。
科考团还发布了《风光电建设与生态保护倡议书》,《风光电建设助力地方政府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柴达木宣言》。
哈密市政府、乌海市政府、阿拉善盟政府、酒泉市政府、金昌市政府、敦煌市政府、茫崖市政府、民勤县政府、瓜州县政府、山丹县政府、托克逊县政府、新疆兵团33团、尉犁县人民政府、乌拉特中旗政府等地开设了线上分会场。哈密市、金昌市、敦煌市、茫崖市、民勤县等地方政府领导在会上做了发言。
供稿:能源转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