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致辞

我们生活在一个革故鼎新的时代,更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挑战。身处历史与未来的连接点上,每一个人都在追寻着时代的脉搏,努力洞悉未来的方向。从十八世纪开始,无数的思想大师和先贤学人苦心孤诣,尝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国际关系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的核心问题。筚路蓝缕,历久弥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人类智慧的空间。
科学是现代文明的一面旗帜,更是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作为一所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安身立命的...



更多>>
学院现状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发端于20世纪初,曾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创立与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卓越贡献。2012年,在清华新百年的起始之年,为更好地推进学科建设和服务中国社会发展,在原人文社科学院基础上成立社会科学学院。学院秉承“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传统;倡导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探讨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努力引领和推动形成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科学新理论与新方法,为应对重大社会挑战提供新思路。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8人,教授43人,副教授34人,助理教授1人;绝大多数教师在世界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学院设有社会学系、国际关系学系、政治学系、心理学系、经济学研究所,同时下设多个跨学科非实体研究机构和计算社会科学、实验社会科学两个科研平台。

学院立足扎实的基础和通识教育,倡导多元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宽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系统的研究能力,具备国际视野、战略意识、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社科人才。依托学科交叉的巨大优势,学院在多个前沿领域和重大社会发展问题上形成了多元发展、各具优势、相互支撑的学术团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 2012

    2012年,在清华新百年的起始之年,清华大学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基础上,分别成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下设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心理学系、经济学研究所,旨在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再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新的辉煌。

  • 1952

    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相关学习和师生并入其他院校或学术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清华大学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相继复建社会科学系。1984年,清华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系,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下设哲学与社会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和艺术教育中心。1997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年成立国际关系学系),2000年复建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2008年复建心理学系。

  • 1911

    1911年清华学堂(1912年改称清华学校)建立之初,便开设多门政治学、经济学课程。1925年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1926年成立的17个学系就包括社会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和教育心理学系。1928年清华学校改名国立清华大学,设文、理、法三个学院共15个学系,其中社会学、心理学分别归入文学院和理学院,政治学和经济学隶属法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秉承“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倡导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探讨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坚持学习借鉴国际社会科学的先进经验和国际学术标准,注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以“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而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为宗旨”,在治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杰出成就。 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广泛的杰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曾在清华社会科学各学系执教或学习,如陈岱孙、王亚南、刘大中、萧蘧、梁启超、吴国桢、蒲薛凤、钱端升、张奚若、萧公权、刘师舜、陈之迈、罗隆基、陈达、费孝通、潘光旦、吴景超、李景汉、余日宣、王国维、赵元任、朱君毅、唐钺、孙国华、曹日昌等。以他们为代表的清华社会科学师生不但引领科学研究风气之先,而且学以致用,成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一代英才。

办公电话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