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陈达与中国社会学:纪念陈达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熊知行楼举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伟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文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副系主任刘爱玉,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秀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杜月,中央民族大学人口学系教授杨菊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罗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闻翔等出席会议。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教授主持会议。
王天夫致辞
王天夫在开场致辞中表示,陈达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建者与奠基人,他的研究成果覆盖社会调查、华人华侨、人口普查等各个领域,其治学精神在清华代代相传。怀念陈达先生,也是在回忆清华社会学的百年历程、探寻百年文脉、继承百年学风。
倪伟俊视频致辞
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伟俊作为特邀嘉宾,通过视频向与会者致辞。余杭是陈达的故乡,也是他治学路的起点,这片诞生了诸多先贤大家的钟灵毓秀之地,奠定了陈达人文底蕴的根基。倪伟俊表示,陈达不仅是卓越的学者,更是爱国者,他以实事求是的心态投身国家建设,无论立学立身,都为后代余杭人树立了楷模。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陈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是当代余杭人的宝贵财富。
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回顾了陈达先生为人治学的种种往事,并分别从华侨研究、人口学、社会调查等多个方面对其著述作主题研讨。
吕文浩提议编辑《陈达纪念文集》。他指出,如今面世的作品能够让我们对陈达先生有基本的认识,但更多的研究论文、纪念性文章、零散著作,以及民国时期报纸刊物上与他相关的记述,时人对其主要研究的评论,都值得整理出版,以使读者获得全面认知。吕文浩介绍了他对陈达学术地位与治学精神的理解,并表示,如果要研究清华社会学的历史,第一就要研究陈达先生的贡献,编纂文集有助于发掘隐藏在报刊、档案中的诸多事实,兼具研究性、纪念性与资料性。
刘爱玉回忆了与自己的硕士生导师袁方先生的往事,透过后者的记述,生动描绘出陈达先生追求真理、严谨踏实的治学作风。在页页手稿、行行数据中,劳工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一脉相承。刘爱玉表示,陈达先生及他的后继者,始终秉承本土问题意识、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不仅关心客观的结构、关系,也从历史渊源与社会惯习的视角透视我国劳动关系与劳工运动,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先驱。
孙秀林以“陈达先生的国情普查对当代社会研究的启示”为题,介绍了陈达先生结构分析、历史分析、行动者分析并重,“三位一体”的方法论。陈达先生身体力行地证明,研究方法应当作为技术服务于研究议题,并与社会情境相适应;社会学家的根本目标,依然是解释、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机制,把握基于时代背景的宏大、核心命题,只有这样,社会学才能够不断前进。
杜月介绍了陈达有关闽粤华侨社会的研究,以“社会变迁与改革者”为主题,比较了当时一批清华社会学有关东西方文化接触与社会变迁的研究著述。通过对南洋华侨在当地的教育、政治、经济状况的梳理,可以解释当时国族主义的兴起背景,以及在此种艰难处境下,华侨群体中涌动的政治文化传输热情和“教育救国”的理念。杜月指出,与以往研究者将改革者视为个体形象的描绘不同,陈达的华侨研究揭开了社区生命史的新篇。华侨对家乡的改革性作用必须通过南洋华侨社区在当地的经验来解释,以一个社区的生活理解另一社区的变迁,是陈达为中国社会学的社区研究打开的全新视角。
杨菊华分享了她阅读陈达人口学相关研究的所思所感。在救亡图存的时代风潮影响下,陈达以理论为指导,重视人口与社会的互动,透过人口透视了中国的经济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她表示,陈达的人口研究对早期社会学中国化具有重要影响。他将西方的人类学理论与中国的田野调查经验相结合,开现代人口普查之端,这些研究的历史地位需要得到正视,其国情普查的学术传统更需要在未来得到继承。
罗杨重点关注陈达的华侨研究,并结合潘光旦、许烺光的评论,为分析华侨对闽粤区域的革命性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她指出,陈达通过对中国“由北向南、由南向外”的移民史的宏观把握,超越性地将闽粤置于中原与南洋、华夏与海外的中间地带。南洋应当被视作现代化新风吹入的“窗口”,而非中国一体化历史中的“边缘”。
闻翔从旨趣、体系、方法、实践四个角度,论述了陈达“奠基”与“总汇”兼具的学术地位。他表示,陈达兼容并包、从实求知的学术精神和强烈的社会政策取向,从整体上塑造了清华社会学的气质。
陈达是社会学“清华学派”的灵魂人物,值其诞辰130周年之际,迈向建系百年的清华社会学,正需传承先驱开创的深厚传统,面对当今中国社会的真问题,扎根中国大地、探索中国发展,赓续清华社会学百年的思想文脉。
来源:社会学系 撰稿:戎渐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