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王勇: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意蕴

近日,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在人民论坛推出的“新质生产力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策划中,刊发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意蕴》一文,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入解读,成为本期特别策划刊物的首篇文章。

王勇教授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先进生产力,“新”在新技术与新产业,“质”在高效能与高质量,其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新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之一,应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创新,特别是发展原创性、颠覆性的新技术。在具体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四大领域:一是高端装备技术,如航空发动机技术、燃气轮机技术等;二是数字科技前沿领域技术,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三是融合应用技术,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四是可以孕育新型生产工具技术,以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

“新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产业发展是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承载和表现,是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路径。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中。不仅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也要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对未来产业进行布局建设。根据我国“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外,还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未来产业则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和未来材料、能源等产业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为“高质量”“高效益”,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关注点。新质生产力不再是传统的一味追求经济“量”的增长,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符合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态势。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高效益”,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基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着重要和丰富的政策含义,将成为政府各部门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南。一是产业政策方面,重点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是预计加大扶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力度,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来源:人民论坛

王勇: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