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从17世纪开始,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气压计的发明推动了气象学和流体力学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的诞生也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自18世纪开始,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主义来推动和普及科学。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实证哲学”,主张应该基于观察和实验来研究社会现象,认为社会物理学(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之后的第五个重要学科,从而成为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19世纪末,在与欧美和日本的学术交流中,社会学开始传入中国。
文科或文科项目被缩减的原因
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治和市场需求的影响。1949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在大力发展重工业和理工科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的社会学,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被取消。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需要赶快补课”,中国社会学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外,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学受到财政压力、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取消或者缩减了社会学、艺术史等文科学科或文科项目。比如:2023年,美国玛丽蒙特大学决定逐步取消艺术、英语、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项目;2024年3月,英国肯特大学宣布逐步淘汰包括艺术史、哲学、新闻学在内的6个学科;等等。
由此可见,人文社会科学只有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工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发挥出其生命力和价值。某个人文社会学科或者项目被淘汰,并不意味着人文社会学科的价值不存在,而是因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没有跟上科技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长期价值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包括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等,其具有为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方向的长期价值,以及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短期价值。自然、工程科学主要研究和改造的对象是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而言,其发展的目的最终也应该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向指引,那么基于科学技术所发展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就可能会失去为人类服务的意义,甚至为人类带来灾难。例如,武器如果被用来杀害更多的人类,支持武器生产的科学和工程项目就是反人类和人本主义的。
社会学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社会良性运行的具体条件和机制、社会群体的组织和活动规律、社会结构的变迁等,是一门用系统化、结构化视角看待社会运行和社会问题的学科。而这种系统化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高层次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社会学也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科技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福祉,以缓解当下社会诸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和战争冲突等重要的现实问题。202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Human-CenteredArtificialIntelligence)研究院,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教育、政策和实践,以改善人类状况”。其研究人员由斯坦福跨院系的教职员工组成,包括医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其中包括在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公平领域颇有建树的著名社会学家DavidGrusky。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学学科的潜在价值
笔者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学可以更好地与科技、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而发挥出其重大的潜在价值。
首先,社会学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本主义和伦理规范方面的方向导引。社会学在数字社会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数字社会学的分支领域正在形成。数字社会学尤其关注数字社会形成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和问题,比如“数字鸿沟”问题,并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包容的美好社会。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学家已经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伦理问题,包括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影响等。由社会学家主导的学术期刊《智能社会研究》已经创刊,其鼓励社会学者对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潜在社会问题和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其次,社会学可以为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社会的顶层设计作出贡献,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而社会学既有关注社会制度、社会转型的综合性宏观理论,又有关注人类行为、群体组织的微观和中观视角,可以为人工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向指导。
最后,社会学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智能产品技术和服务开发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对于社会治理主体关系和逻辑的深刻理解及对于社区建设的深入洞察等,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远发展和应用场景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咨询和服务。此外,其对人类群体行为、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的理解有助于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性的人工智能产品。
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科技向善”提供人本主义和伦理方向的指导,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顶层设计和咨询服务,为行业和企业培养人工智能产品设计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人文社会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才能发挥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才能不断发展和繁荣。
来源:光明日报《留学》杂志
何晓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