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在明斋举办主题为“全球发展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座谈会。会议邀请了英国牛津大学摄政学院牛津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院主任、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FRSA)王士东,牛津大学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院外事联络官陆昱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国际学生学者中心执行主任吕晓杰,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润州等师生出席会议,座谈会由赵可金主持。
王天夫对王士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全球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术领域的重要议题,清华大学和社科学院高度重视这一方向的探索与实践,牛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在全球发展研究中有着深厚的积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交流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王士东表示,全球共同发展研究是全球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培养全球共同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培养产教融合式人才,注重多维度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王士东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介绍了牛津大学“书院制”的发展历史与特点,肯定了清华大学“书院制”建设的特色经验。
清华大学多位师生就全球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相关议题发表见解。吕晓杰从个体成长环境出发,指出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联。张润洲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实践,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深度合作。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漆海霞、社科学院业务办公室副主任袁玉红、学生国际事务交流协会理事长徐舟等多名师生从学院人才培养、全球发展热点议题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赵可金表示,此次座谈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为清华大学的全球发展研究提供了国际视野,也为清华未来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期望未来能有更多像牛津大学这样的顶尖学术机构参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供稿:全球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