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中美关系中的中间地带研究”学术座谈会举办

2025-04-29

4月26日,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举办了题为“中美关系中的中间地带研究”的学术座谈会。会议特别邀请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教授、费兰美国中心主任彼得·特鲁博维茨(Peter Trubowitz) 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较政治学教授凯瑟琳·布恩(Catherine Boone) 。社科学院院长王天夫,副院长刘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孙学峰,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节大磊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丽娜讲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马天斯等师生出席会议,座谈会由赵可金教授主持。

王天夫对特鲁博维茨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座谈会紧扣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为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搭建了宝贵平台。他同时感谢各位教授在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方面所作的重要努力。

特鲁博维茨教授对主办方的邀请及与会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中美竞争对第三方国家产生的外溢影响日益显著,亟需国际社会深入关注。他认为,本次讨论会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的交流,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当前中美关系演变的理解,也为未来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思路。

在主题为“特朗普2.0时期的中美关系”的第一节讨论中,特鲁博维茨教授认为特朗普以其将一切议题个体化的特质,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造成了广泛冲击,但不能过于关注特朗普制造的新闻头条而忽视中美关系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并强调中美合作应追求有限且可实现的目标。刘丰教授认为,东亚地区中小国家仍然以发展作为优先议程,不愿意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而中美双方短期内也难以单独主导东亚地区事务,美国需要在全球多个地区投射力量和维护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地区维持包容性竞争格局对主要大国和中小国家是一种现实选择。节大磊副教授聚焦于中美关系微观层面的管理,指出拜登政府后期的中美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竞争阶段。特朗普政府上台初期,中美之间本来有望保持稳定甚至达成某种协议,但是美方4月初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加剧了中美关系紧张。刘丽娜讲师强调中美关系呈现多源信息整合、市场准入互补与投资多元化、危机降温与多层次互动的弱联系倾向,这种弱联系倾向能够实现信息传递、风险分散与系统韧性。

在主题为“中美关系的第三方及其战略走向”的第二节讨论中,布恩教授认为,在当前西方国家逐步撤出非洲、中国持续加大对非洲投入的背景下,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受限于西方旧有机构体系,这对中国的对非战略构成了现实挑战。孙学峰教授分析了中美关系变化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政策选择以及数字技术革命的重要影响。马天斯博士认为拉美国家通过对冲策略行为应对中美关系,中国避免支持地区性的反美立场,同时拉美国家的反美情绪也未必等同于亲中立场。

各位参会者对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意见交流,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


供稿:全球产业研究院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