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院长王天夫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与祝贺。他鼓励同学们在人工智能及社会变革时代,既要深耕经典、广泛阅读,更要勇于探索心灵与情感的新前沿,思考社会科学的未来使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学术人生。

拥抱变革 探索心灵
(根据录音整理)
王天夫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学院衷心祝贺各位同学在8月份来到清华,社会科学学院诚挚地欢迎你们的到来!今天的入学意味着很多同学梦想成真。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真实的人生也许是一个幻灭的过程。以我过去20多年在清华的经历,勤于阅读、多与周围的人交流,清华是一个能够让你不断找到新的方向、给你无穷力量的地方。再次祝贺你们!
回顾我自己的求学经历,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大就读,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与那时相比,你们如今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不必为生活担忧,但也同样身处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背景中。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冲击各个领域,社会科学也不例外。无论你们未来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其他工作,都需要思考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理解社会变迁,以及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在这一过程中,我希望大家始终牢记: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而当今社会的形态已与以往截然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作为00后的你们,在性格、处事和情感模式上与前辈存在明显差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看待社会。
其次,希望大家广泛阅读、勤于思考。经典理论固然重要,但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仅固守经典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科学正逐渐从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为核心的研究范式,转向更深入的心灵、情感和共情机制的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行为普遍留下数据痕迹,技术能够协助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但真正理解人类社会的意义,可能需要更多关注内在心智与情感世界。
因此,我所能够看到的未来社会科学将发生重大转型,或许将更侧重于对人类心灵和情感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社会意义的共同建构。在这样的时代来到清华,你们将和老师们一起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这是一段极具意义的思维训练和学术成长历程。无论你们今后选择学术道路或其他职业,这段经历都将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学术道路上或许会有起伏,不必因一时未达目标而气馁。人生本就充满挑战,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内卷”,注重身心平衡,多锻炼、多体验。今天是七夕,祝愿大家情感生活稳定幸福——有伴侣的表达爱意,暂无的亦心怀期待。愿你们在清华的岁月里,不仅在学术上收获丰硕,也在情感上有所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