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党史学习教育】筚路蓝缕,重温党史 ——社科0党支部与积极分子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祭扫

2021-05-20

4月10日,社科0党支部与3个党课小组和团支部,以“1+3”的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国防教育和主题教育。时值清明前后,正是缅怀先烈、学习党史、重温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峥嵘岁月的好机会。因此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新生党支部成员、新生党课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同学的积极性,提高同学实践创新能力,改革党团班协同共建的有效机制和工作体系,鼓励积极分子在班级同学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解放后,八宝山革命公墓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主要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等。朱德、董必武、彭德怀、任弼时等革命伟人去世后安葬于此。

8:30社科0支部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抵达八宝山革命公墓进行祭扫,在林枫、郭明秋夫妇墓前,党支书王安磊向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历史和清华大学与这些长眠于此的英灵之间的联系,从姚依林同志在一二·九的呐喊到林枫精神在清华的传承,带领在场的同学们重新回顾了那段时期的党史和校史。

此后,同学们开始分组阅读隐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各个角落里革命烈士的墓志铭,近距离感受历史的脉搏,向革命先烈的墓碑致敬。当我们说尽了“缅怀先烈”的话,翻完了历史资料中的书面记载,竟然都不及真正站在一块块墓碑前有所触动。留给后人怀念的区区一隅和只言片语,不足以再现出先烈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但是,一棵树,一抔土,一块石头,像余光中写的那样,我在外头,故去的先烈在里头。穿越几十年的时空,我们的悲喜在刹那间相通了。刘澜涛“丧事一切从简”,只剩下一棵常青树;蹇先佛“深居简出,恬静而淡雅”,等待在终点处和丈夫萧克再见;沈湘墓前“大乐与天地同和”……可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并非人人后世留名。有名者,我们可以借陵园墓碑以安忧思;无名者,走出公墓陵园,我们也应该常念豪情。

分组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共聚于任弼时同志墓前,共话祭扫感想:

我很高兴陵园是安静的,安静得走在陵园中能清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我们边走边看,一边品读着革命烈士的墓志铭,一边感受着生命的灵性、认知生死的长情。我很敬仰他们,甚至有些羡慕,他们每位烈士生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心中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作为和平时代的后浪将来能否也能骄傲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科01肖书宸

南昌起义、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个个极富历史气息与张力的字眼在革命先辈们的碑文上反复出现,这完全触动了我的神经,让我如此清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此处安息着的,是亲身参与并缔造大半中国近现代史的革命先烈,是国家之功臣、民族之脊梁、人们之公仆!他们生前轰轰烈烈投身革命,戎马一生大干一场;生后埋葬于此,有妻子合葬、战友共眠,有松柏为伍、鲜花作伴。八宝山革命公墓宁静祥和,先辈们在此静待中国太平富强、崛起腾飞!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属于革命先辈们的浪漫,大丈夫当如是且应如是!

——社科01黄益春

我最有感触的是墓碑上的照片和墓志铭。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晚清民国时的照片,从高官到平民,大多神情呆滞,目光空洞,那似乎是一个麻木的时代。但今天看到很多革命家和艺术家的照片,黑白的颜色也掩不住他们眼神的坚毅、睿智与希望,那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的光吧。不让自己被生活裹挟、变得麻木呆滞,有思想,有追求,无论在乱世还是和平年代都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事。

我觉得用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作为墓志铭是需要很大魄力的,因为若干年以后,一个人的事迹变得模糊,前来凭吊的人了解他一生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墓志铭。阎肃先生的墓志铭用了他创作的一首诗歌《似水流年》,歌颂如歌岁月,似水流年,也“但愿明天,今天已成昨天,而我依然在你心间”,没有伤感和沉重,只有轻松的哲理和幽默。老舍先生的墓志铭太好哭了: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于老舍先生而言,他用文字唤醒了几个时代,这一生是尽责的,无憾的,他可以安心沉睡了。但活着的人是应该惭愧的,为什么一代文学巨匠,倒在了一个疯狂的年代?他本来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却只能永远沉睡了。短短一句话,是老舍先生一生的总结,也是后人永远的警钟。

——社科02林小文

供稿撰稿:王安磊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