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通知公告 更多…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05-06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现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获政治学一级学科授权点,2012年设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际关系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在二级学科设置上,设立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大数据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设立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两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学位点还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了国际关系英文硕士培养项目、发展中国家博士培养项目,以及全球治理兼修硕士和能力证书项目。

本学位点依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及苏世民书院3个教学机构和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国家战略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二)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科在国内学术界影响力居于全国前列。2012年以来,本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9月,本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同年12月,本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被评定为A-等级,全国排名并列第四。

在学科建设上,本学科突出中国视角、科学方法、世界眼光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被学界称为“清华路径”

坚持中国视角,推进本土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提出了道义现实主义、可持续安全理论、软战理论、进化实用主义、党政体制、压力型体制、信息政治学、司法政治学等重要理论判断、学术概念和研究议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讨论。

倡导科学方法,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建了计算社会科学校级平台、实验社会科学院级平台,建设政治学研究方法国际网络。在推进社科主流学科交叉融通的基础上,与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计算机系等法理工学科合作展开了有长期发展目标定位的学科交叉研究,成功获批教育部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树立世界眼光,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从本土出发,有世界胸怀,向国际社会贡献原创性知识和理论。多位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创新成果,阎学通教授入选高被引学者,多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编辑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进入Q1区。承担世界和平论坛,开展重要国际活动,推进国际交流,积极主动展示中国的治理优势与特色,培养国际化人才,实际参与全球治理的全过程。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学位点研究生招共招收博士生31人,其中本科直博2人,普通招考29人。本学位点注重拓宽招生渠道,招收硕士生37人,均为全日制招生,其中本科推免人数8人,普通招考硕士生29人。目前共有在读博士生121人,在读硕士生109人。

在学位授予方面,授予博士学位29人,授予硕士学位36人。

在就业方面,全日制博士就业率90%、重点率65%,其中签约高等教育单位15人,高校就业率超过50%。全日制硕士就业率100%、重点率47%,呈现出在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多样化发展路径。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至2021年年底,本学位点共有研究生导师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在职称分布上,有正高级19人,副高级13人,中级2人;在年龄分布上,26至35岁2人,36至45岁10人;46至59岁15人;60岁及以上7人;在学历结构上,34人均获得博士学位,最高学位非本单位授予人数29人。学科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特长合理,所有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以及在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和访学的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首先注重推动基层党支部能力建设以培育思政队伍。本学科党支部入选首批“清华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将党员活动日制度化。在党的工作推进方面,积极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各项工作,教师队伍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贯彻清华大学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研讨完善增强“四个自信”、提高“四个意识”、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党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改革实践支撑思政育人。围绕十四五规划、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开展党建调研,提交咨政报告数十份;坚持理论学习及宣讲,多位资深党员教师加入十九大理论宣讲团向社会各界宣讲十九大精神。本学科支部“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调研报告”荣获清华大学“基层党建调研课题优秀成果”奖励。学科支部及教师多次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和奖励,5名资深党员教师先后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再次,发挥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优势,建设思政育人队伍。本学科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面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设置学生组和研工组组长,本学科2名教师分别担任组长。同时,本学科还建设了由10多位辅导员组成的带班辅导员队伍,通过开展班团活动、基层党建和社会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学位点注重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注重常态性教育环节中嵌入核心价值观。在招生考核、新生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育人等日常教育环节设置了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环节,在核心课程讲授中广泛使用马工程教材,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129大合唱培育爱国情怀,结合国家战略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厚植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注重通过重大活动彰显党员意识,培养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个实践支队以建党百年为主题开展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基层实践服务,荣获2021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优秀支队与个人等荣誉;30多位学生参加学校和本地抗疫志愿活动,多名同学加入北京核酸检测数据录入志愿团,获得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多位博士生成为中宣部嘉奖的“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明星讲师,在五四精神宣传、核心律章主题宣讲会表现突出。

(三)学风建设情况

学风建设制度化、长期化、常态化、精细化。

一、学院设有科研伦理委员会,将学术伦理教育、学术规范训练等贯穿到教育培养的全部环节。全体研究生必修学校设立的“学术伦理”课程,入学开展学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持续进行良好学风养成和学术规范训练,重点抓好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关键环节,坚决杜绝各类学术失范现象。

二、注重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学风建设。在博士生资格考试中,进行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引入查重措施,答案重复率超过10%的学生将被判定为不及格。这一举措确保了考试的公平规范,提升了博士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各类学术论文答辩之前,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查重。系办公室和导师都会通过邮件、面谈等多种方式提醒学生,确保论文质量规范。

三、努力拓展学风教育平台,注重引导教育学生在学术交流和学术发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和专业编辑学风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不断增强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自觉性,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肯定。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通过学术交流、政策咨询、智库研究、国内外学术共同体建设、大型社会调查以及青年学术人才和社会应用性人才培养等活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思想、知识和其他专业化服务,获得了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召开重大学术论坛。持续举办世界和平论坛,每年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100多名中外嘉宾参加,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交平台。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持续举办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成为我国在海外举办的唯一一带一路论坛。与北京市委市政府持续举办大数据与首都治理论坛,成为呈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中国模式的品牌论坛。

承担重大项目研究。在中国对外战略、国家安全、大数据国家治理、超大城市治理、政府治理能力、反腐败、政治协商等领域承担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以课题委托或合作研究形式为等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报告。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位点设有专职教学秘书岗位3名,在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的指导下,主要承担以下管理服务工作:(1)本学位点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2)本学位点研究生日常教学的组织管理、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组织,管理本学院研究生日常教学的运转工作;(3)按学校和学院要求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及学位档案的管理;(4)研究生人事档案与组织档案的管理、毕业与就业指导工作;(5)协助做好学科点的硕导博导聘任工作,做好导师的培训及考核工作;(6)学科点申报及学科建设工作。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学位点将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任务。重视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及建设能力。本学位点的每位教师至少开设三门课,其中教研系列教师每年至少承担一门主干课或基础课,每年课内学时不低于112学时。课程内容均为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均曾发表过相关的前沿学术成果,每年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前沿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教学中的学术训练质量。重视教学方法创新。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全面实施课后开放办公时间(每周至少2小时),实施课后小组研讨和系列学术工作坊,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和疑惑。此外教师还会充分利用网络学堂等途径答疑解惑、批改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学位点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围绕中央对高等院校巡视整改要求,本学科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10多位教师主持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改项目,5名教师积极申报“新社科系列教材建设计划”撰写学科前沿教材,努力探索和实践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别注重知识传授、学术训练和学风教育的融合,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先锋。

(二)导师选拔培训

本学位点定期组织研究生新任导师培训,从师风师德、导师责任、导学关系和培养经验等方面提升导师聘任质量。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3人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两名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领域专家。对从事交叉学科的博士生,邀请相关学科导师参与指导小组,必要时设立联合指导教师。导师的选拔和考核经系所推荐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和决定。


(三)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博士生培养注重学术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硕士生培养则突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学位点根据研究生培养相关规定,设立了“导师组组会”制度。每位导师每周至少组织1次组会,与指导的所有研究生(包括进入本科论文综合训练的本科生)共同交流研究进展,面对面答疑解惑,特别注重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的训练。对于在外访学交流的研究生,导师会与学生通过电邮或其他方式保持联系,回答问题、指导读书、修改论文,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要求访学学生通过视频联系等方式参与组会。

(四)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管理工作的首位。2021年本学位点对照中央巡视整改要求,严格实施学校师德师风管理办法,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引进、年度和晋升考核。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第一学术责任”的师德师风观。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崇尚学术,淡泊名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自强,从未发生师德师风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另一方面在学院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把师德师风关。积极依托基层党组织、全系教师大会推动全体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并邀请学校教师工作部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基于学科特性,坚持政治学习、专业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道路,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五)学术训练情况

本学位点聚焦科学研究方法、前沿学术交流开展研究生学术训练。一方面积极建设实验室平台开展系统性研究方法学术训练。除了依靠课程体系和导师(组)指导进行学术训练,依托计算社会科学平台、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数据治理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学生从事政治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建成大数据分析平台,每周组织工作坊推动大数据方法、实验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的普及,以及Python/R/Stata/Arcgis等软件练习。

另一方面定期举办面向研究生的学术论坛开展前沿学术交流。本学科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和学术新锐详细介绍其最新的学术研究,以帮助同学们了解学术研究前沿,并深刻体会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学术创新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已形成“政知坊”、“政治科学前沿理论与方法讲座”、“计算社会科学工作坊”、“新知论坛”等机制化平台,举办学术活动100多期,对于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学生学术训练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位点制定举措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学术交流方面,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专业)学术活动;博士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不少于30次的一级学科的学术活动,每次参加讨论会或学术活动后须写出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博士生至少应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由于疫情影响,2021年学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受到极大影响,将根据政策适时恢复,并为学生提供相关支持和补贴。

(七)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导师在为人师表、工作作风、学术道德等方面应以身作则,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作风,杜绝剽窃、抄袭、编造数据、谎报成果等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

导师认真审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和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真审查,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不符合学术规范要求的论文,不予推荐参加论文答辩。

如学生学位论文出现购买、由他人代写、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学校将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获得学位的将撤销其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的学生,学校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如果导师本人或默许研究生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在科研工作、课程学习、论文答辩中弄虚作假,导师支持或与研究生一起侵犯学校权益、牟取私利等,视情节严重程度,学校将给予导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的处分,直至行政纪律处分。

(八)研究生奖助情况

本学位点通过多种途径建立研究生奖助体系以保障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条件。学位点按学校要求建立了研究生奖助体系,奖助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居领先水平,研究生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21年,学位点获得国家奖学金资助12人,资助金额33万元;获得新生学费奖学金资助11人,资助金额12.6万元;获清华大学校级综合奖学金资助46人,资助金额28万元;清华大学校级助学金资助1人,资助金额0.8万元。获研究生三助奖学金资助102人,资助金额95.3万元。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自2020年起实施研究生创新成果评价办法,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一方面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设立了10个教学改革项目,涉及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研究生创新项目以及博士生招生培养改革,尤其是在博士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研究生“三助”改革和隐名评审制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提升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将所之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检验、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有1位同学获评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位同学获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生论文匿名评审结果均为优良,3位同学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3位同学获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良好。硕士生就业比例100%,其中升学比例20%,博士生工作比例90%。毕业生主要去向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在毕业生和在学同学中,涌现多位学术新秀和社会活动之星,其中2位学生荣获2021年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5位同学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二)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本校培育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路径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自2016年启动清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学位点实行了新的选聘晋升机制,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本学科共有研究生导师34人(博士生导师32人),其中正高级19人,副高级13人,中级2人。

注重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将立德树人和科研创新作为师资队伍培养的优先任务。重视高水平师资引进,聚焦学科建设规划优化师资队伍的方向构成,聚焦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中青年优秀师资。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拥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1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和青年人才计划支持的教师7人,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3人,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1人,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4人,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1人。此外,还包括现任国务院参事1人。

(三)科学研究

本学科承担重大国家和国际研究课题,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6项。

本学科师生注重高质量学术发表。2020-2021年度,本学科师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SCI、CSSCI论文100余篇,涵盖本领域国内外顶级期刊。其中,有相当比例是研究生在导师的辅导下发表的论文,或者是研究生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体现了研究的团队精神。发表的顶尖期刊包括:《政治分析》(Political Analysis)、《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比较政治研究》(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治理》(Governance)、《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社会科学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arch)、《社会科学季刊》(Social Science Quarterly)、《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公共行政评论》等。

依托清华大学的多门类、多学科的优势,积极建设计算社会科学校级平台、实验社会科学院级平台以及其他跨学科研究中心,探索社会科学、人工智能与社会变迁的交叉融合研究。继续举办并提高“世界和平论坛”、“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国际计算社会科学高端论坛”等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论坛;倡导创建“中国计算社会科学联盟”并担任秘书长单位,主办3届“全国计算社会科学高端论坛”;结合重点优势方向定期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理论研讨会、专题论坛和特色学术年会等,扩大了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政治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中国政治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智慧。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是本学科发展的使命和动力。在科研教学中,既重视历史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又强调学科基础的夯实和学科思维的训练。政治学系多位教授突出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思考与探究,对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传统中国政治、中国政治的延续性、当代中国政治的传统渊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国际关系学系多位教授等强调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的研究,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对话。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基础、扩展学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科重视清华政治学学科史的挖掘整理。通过对本学科优秀前辈学人的采访与资料编录,对相关研究史的梳理与总结,本学科已经编辑出版了多部前辈学人文集,发表多篇学科史研究论文。这些研究有助于老师们了解到自身在学术研究史中的自我定位,有助于学科发展的接续弘扬。这些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地传达给学生们,使同学们在学习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自身学科、自身民族、自身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学习,逐步培养起文化自信。

(五)服务国家战略

本学科积极建设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计算社会科学平台、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依托世界和平论坛、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和大数据与首都治理论坛,服务于国家与地方治理现代化。

本学位点多位教授聚焦国际关系研究长期服务国家外事工作,在国家安全、“一带一路”战略领域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并发挥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多位教授结合国家大数据战略长期服务数字政府建设改革,发布年度性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为多个中央部位和地方政府提交数字政府的规划建议,重点服务北京开展“接诉即办”超大城市治理改革,获得肯定性反馈;多位教授深度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建设,在计算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数字政府与治理、国际关系大数据等领域积极开展讲习班和工作坊,获得广泛认可。

(六)国际合作交流

坚持实施学科建设国际化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办学水平。自2011年起,设立中国政治与外交英文硕士项目,每年招收35名同学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自设立以来,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学生进入该项目学习。2015年起,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共建的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项目。

深度参与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发展中国家博士培养,积极参与苏世民书院一年制硕士项目,多位教师承担招生面试、课程开发、学生指导等任务。与教育研究院、深圳研究生院、公共管理学院等机构探索共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设立国际社会工作方向,改造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

推动与国外机构合作共建。设立了全球政策实习生项目,推动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等国外机构建立学生交换项目。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在社会科学学院的指导下,国际关系学系和政治学系联合组建工作小组,两系主要负责人牵头实施。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包括撰写自评报告和征求意见等。两系多位教师参与了自评报告的筹备和撰写工作,全面梳理了2021年学位授权点的主要工作进展,并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积极查找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并认真落实。

经过自我评估,目前学位点发展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1.学科建设:(1)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注重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交叉融合;(2)形成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成果。

2.师资建设:(1)优化学科结构,若干学科基础领域师资力量薄弱;(2)优化年龄结构,伴随着资深教师退休会出现师资缺口。

3.学生培养:(1)适度扩大学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并优化培养方案;(2)推进中外学生更好地交流融合。

4.支撑条件:(1)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2)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建设教学实验室。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点在教育部和北京市对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全部合格。2021年下半年,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文科处组织全校文科已授博士学位论文校内评估。结果显示本学位点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良好,个别博士论文暴露出培养过程存在薄弱环节,博士学位论文在理论创新性和知识贡献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学位点按照要求,形成了整改措施,提高导师和学术的学术认识,进一步做好过程管理,确保学生培养质量。

六、改进措施

1.学科建设。坚持“中国视角、科学方法、世界眼光”的“清华学派”建设思路,以科学研究方法为统领,推进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逐步凝练国际关系理论、中国政治与国家治理、大数据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区域发展与全球治理等重点学科方向,充分利用主办的中英文学术期刊和学术平台,推进有条件的优势学科方向(国际关系理论、大数据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形成学科高峰,在优势方向上保持与世界前沿同步,并逐步发挥学科引领作用。

2.师资队伍。加强从国内外引进高质量师资,特别是积极引进学术潜力巨大的中青年教师,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继续发挥资深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动中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承担学科发展的重任;实施引进与培育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推进引进师资与系内学术带头人和其他教师形成合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院系达成教师交流协议,推动系内中青年教师与对方优秀教师合作教学或科研。

3.学生培养。按照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创新完善培养体系,重点推进本科生大类培养、全球事务硕士项目以及博士生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硕士生培养上,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和治国理政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点发展国际事务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全球治理硕士项目和清华-霍普金斯全球政治经济双硕士项目、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计算社会科学兼修项目。博士生培养上,以培养学术人才为首要目标,国家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辅助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创新和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能力,强调学科交叉和理论创新,强化新兴科学方法训练和应用,着力培养具有清华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

4.社会影响。提升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两个学术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在继续办好世界和平论坛的基础上,将各种国际交流的政策成果作为报告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同时推动世界和平论坛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交流合作;继续办好计算社会科学讲习班和工作坊,面向青年学生推进新兴研究方法的普及与训练;推动学术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咨政服务成果。参与共青团中央领导的青年外交全国院校联盟建设,发挥好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职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1.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有着辉煌与灿烂的历史。1926年社会学系成为清华大学最初的17个系之一,建系主任由陈达教授担任。1999年清华大学开始筹备复建社会学系。2000年5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正式复建,隶属社会科学学院,李强教授担任复建后的首届系主任。重建后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学科建设与社会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近年来的学科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

当前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进程中,老清华的社会学传统仍然为当前清华及国内社会学界提供宝贵的财富,清华社会学系的重建和发展也致力于让老清华社会学的学术遗产重放光彩。

1.2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学科方向布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扎根中国大地,深入探索中国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作逻辑,“面对中国社会的真问题,与国际社会学的前沿研究开展有建设性的对话”。在城市社会学、转型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等分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发展大数据与计算社会学、城市与空间社会学、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等新兴学科领域。

师资引育上,2021年进一步充实分支领域,做到人岗对应,优化增量。师资队伍扩大到20人,补齐和充实了空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政策等领域,初步完成学科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社会学科推进理论创新,继续承担重大国家和国际研究课题;继续促进国际交流,建立长效机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5项、重点课题1项,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平台建设上,本学科已经成为北京市“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北京市社工委“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与社工委密切合作,针对北京市社会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同时,立足于城市社会学研究和乡村研究,本学科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河北建立白沟实践基地和固安县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北京市、成都市、深圳市、沈阳市等的7个社会实践基地。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提升自己的学术品味,而且直接面对社会生活,在社会运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上,本学科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本科生教学与培养,本科生培养采取清华大学“大类招生,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截至2021年,本系已经有十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超过80%以上选择了继续深造。本学位授权点每年在读博士和硕士的总数大致在100人左右。毕业人数方面,每年在16-20人之间。硕士毕业生的去向多样,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出国深造等。博士毕业生大多执教于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近几年的去向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

学术期刊建设上,清华社会学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学术共同体建设。主办出版《清华社会学评论》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学术集刊”的荣誉,2021年入选为CSSCI(2021-2022)收录集刊,成为学科内有着较大影响的重要学术刊物。

1.3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1.3.1研究生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方向,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知识的社会学或人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应能掌握中西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总体脉络,熟练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社会研究方法,独立从事与我国社会发展及人类发展相关的重大学术课题;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实际部门中从事社会行政管理、民族事务、社会政策制订和对经济-技术建设项目进行社会评估的工作。科学社会学方向,培养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科技发展规律、科技思想、科技体制和科技产业化各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和当代前沿的基本特征,对科技的社会运行有较深刻的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胜任高校、科技机构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科技管理等相关工作。

研究生的课程以研讨班性质开展,主要课程包括社会学理论、中高级社会统计学、定性与定量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网分析、医学社会学、转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等。

1.3.2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科2021年研究生招生11人,授予学位5人;博士生招生16人,授予学位14人。

1.3.3研究生就业情况

本学科2021年毕业研究生中,博士项目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高等教育单位,研究生项目大部分继续升学攻读博士学位,少部分前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职。

本学科培养出诸多优秀毕业生。有代表性的包括Leta Hong Finche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她的第一本专著Leftover Women被亚洲学会评为2014年中国最顶尖的5本书之一。她的第二本专著Betraying Big Brother被美国《名利场》、《新闻周刊》评为2018年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1.4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学科拥有全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此外,社会学系还延聘了一批国内外名校社会学系著名教授担任兼职教学工作。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清华社会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掘本土社会学思想,注重老师立德、立言、立行,结合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构建完整的“三全育人”体系。

第一,全面发挥清华政治辅导员队伍的重大作用。清华大学思政工作在六十余年的探索中,形成一支政治辅导员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它以教研一线教师党员和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双肩挑”辅导员。清华“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既是教育创新的长期成功探索,又是因材施教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曾获得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肯定和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

第二,加强基层教师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学院设立专门党务工作岗与学生党建工作岗,基层组织工作队伍专兼结合、运转有效。社会学学科以党支部为龙头,用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与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引导青年骨干教师成为积极分子,鼓励带领其中的优秀代表加入中国共产党,动员骨干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学生思政教育,动员长聘教授成为班主任与新生导师。

第三,积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理论水平。从学校到学院,从社会学系党支部到教师个人,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采用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积极参加中央党校、教育部以及清华大学等组织的各种理论研讨班,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党课、特色调研、师生党支部共建、党支部联合活动等机制推进政治理论学习的常态化。教师积极参加国家“马工程”重大项目,投入宣讲“十九大”精神,成为理论学习讲习团成员。

第四,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在引进人才、教师聘用、考核、评奖评优等工作中,把思政工作、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在课程开设、教材审核过程中,严格思想政治审核,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第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开辟课程思政的“社会课堂”。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课堂教学和科研育人。清华社会学在社会治理,乡村扶贫,全球健康治理等方面,推动学生的社会调研与社会实践。本系学生连续多年前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5个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20个国家开展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北京“新清河实验”,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生活第一线,探索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2.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清华社会学人才培养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建立了具有清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取得突出成效。

第一,组建坚实的思想政治基层堡垒,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在社会学系的党政联席制度下,创新工作机制,教师积极投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动员6名骨干青年教师成为班主任、新生导师。

第二,立德树人,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将立德树人贯彻到教学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晋军连续三次荣获“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获取最高荣誉“春风化雨奖”。教师队伍中有4人为“马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有4人为清华大学“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有5人为理论学习讲习团成员。

第三,坚持“三全育人”,不断涌现优秀学生代表。清华社会学培养众多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学生。在校学生中,李秋甫当选清华大学第四十二届学生会主席、北京市青联副主席与学联主席;从晓荣获“清华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第四,推动社会调研,拓展课程思政的“社会课堂”。有机结合学科特点与课程建设,拓展社会调研与实践内容与基地,李强领导在海淀清河地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新清河实验”,沈原领导在前门地区开展城市更新社区规划改革的“大栅栏计划”。社会学系过去5年中,有16位同学获得清华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项。

2.3学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高度重视学术规范、学风建设,并规定指导老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术论文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经论文查重,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校将取消学生学位申请资格。评估时段内,本学位授权点未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

始终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院设有科研伦理委员会,将学术伦理教育、学术规范训练等贯穿到教育培养的全部环节。全体研究生必修学校设立的“学术伦理”课程,入学开展学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持续进行良好学风养成和学术规范训练,重点抓好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关键环节,坚决杜绝各类学术失范现象。

注重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在博士生资格考试中,进行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引入查重措施,答案重复率超过10%的学生将被判定为不及格。这一举措确保了考试的公平规范,提升了博士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各类学术论文答辩之前,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查重。

努力拓展学风教育平台,注重引导教育学生在学术交流和学术发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和专业编辑学风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不断增强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自觉性,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肯定。

2.4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清华社会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完成学术与政策任务,提交政策咨询报告,积极服务于社会。

第一,为国计民生重大战略献计献策。李强带领的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研究,发展了重要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提供了重要咨询建议,也推动了一大批地方的城镇化实践工作。其中,“权利保障先行、公共服务延伸”的政策建议、“人的城镇化”的观点,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性纲领之一。

第二,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李强领导的“新清河实验”,与北京海淀清河地方基层合作,开展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科学实验,是开展中国基层社区研究重要举措,取得了基层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重要成效,《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专题报告,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第三,完成国家主管部门交办的学科建设任务。承担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交办的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总结和分析“十三五”期间社会学现状,研判“十四五”期间社会学发展趋势,提出“十四五”期间社会学发展的重点研究议题。

2.5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本学科与清华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定期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在学习、生活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由于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引发的适应不良,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发掘个人潜能,促进学生人格成长,以顺利适应与度过大学生活。本学科同时还大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学生经济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放心上学、安心读书、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3.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学科每位教师至少开设三门课,其中教研系列教师每年至少承担一门专业核心课或基础课,每年课内学时不低于112学时。课程内容均为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均曾发表过相关的前沿学术成果,每年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前沿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教学中的学术训练质量。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全面实施课后开放办公时间(每周至少2小时),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和疑惑。

本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多位老师先后主持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改项目,努力探索和实践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别注重知识传授、学术训练和学风教育的融合,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先锋。

3.2导师选拔培训

学院每年定期组织研究生新任导师培训,从师风师德、导师责任、导学关系和培养经验等方面提升导师聘任质量。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3人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两名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领域专家。对从事交叉学科的博士生,邀请相关学科导师参与指导小组,必要时设立联合指导教师。导师的选拔和考核经系所推荐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和决定。

3.3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本学科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创建一流师资队伍。本学科无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第一,健全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站位。制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二,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党员。第三,严把政治审查程序,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的“第一标准”,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由党组织全面审核评估。

3.4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掘本土社会学思想,注重老师立德、立言、立行,结合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构建完整的“三全育人”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创建一流师资队伍。本学科无师德师风负面清单。

第一,健全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贯彻各级党组织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制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二,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教师加入“领航工作站”,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党员,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

第三,严把政治审查程序,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严格把好政治关,强调思政工作、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的“第一标准”,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由党组织全面审核评估。

第四,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制度建设常态化。积极配合清华大学教师工作部工作,狠抓师风师德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将《清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清华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贯穿教师工作的全过程。

第五,开展学风作风建设,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导学关系。积极投入参与“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活动,探讨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教师要以身作则地教导学生坚守学术底线,提升学术品位,切实做到“严谨治学、倾心育人”。

第六,大力宣传典型,营造正面氛围。加强师风师德正面典型宣传,严惩师风师德失范行为。本系教师在清华大学“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老师”、“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中多次获奖,在课程思政、导学思政等方面产出生动案例。

第七,结合学科特点,勇担民生调研,提升社会福祉。将学术研究与中国社会的伟大历史变革结合起来,扎根基层研究,提升社会福祉。李强开展“新清河实验”寻找基层社会治理对策,沈原实施“中国卡车司机调查”解决物流时代的难题,景军深入公共卫生健康研究提升生命质量。

3.5学术训练情况

本学科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引入博士生资格考试,以打破以往博士生培养“严进宽出”的状况。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在博士项目的第二年上半学期进行,旨在评估博士生的基础学识和专业学术技能水平,考核其是否具备后续研究的能力。资格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理解、运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估能力的考察,包括2门基本理论综合考试和1门专业基础与应用综合考试,要求学生现场作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率一般为10%-25%,旨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从而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本学科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两个方向内招收的硕博连读学生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一例异常分流的案例。

3.6学术交流情况

通过海外短期研修与海外社会实践,清华社会学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境外的其他学术、社会及文化交流活动。本学科平均每年组织开展学术讲座(报告)超过30场,牵头组织各类学术会议超过20场。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进行报告宣讲或论文投稿。面向硕士生设立多个交换项目,支持优秀学生赴国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3.7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本学科严格把好政治关,强调思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在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各环节,落实贯彻《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严把政治审核过程,党政联席会讨论给出综合结论,成为师资工作的第一个步骤。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4.1人才培养

本学科研究生秉承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优良传统,积极奋进,在思想政治、学术发展、社会实践与社会调研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第一,积极投入党建思政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思政建设先进个人。郭心怡获得了清华大学学生辅导员最高奖“林枫奖”,众多同学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抗疫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第二,专注学术研究,推进学业发展,产生了一批素质优秀、潜力巨大、有代表性创新成果的学术新星。在国际国内顶级会议中做口头学术报告,在中国社会学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等全国一级学术学会的学术评选中获奖,参加全国“挑战杯”及其他学科竞赛并获奖。

第三,扎根田野,调研实践,取得佳绩。获得了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中国影视人类学“优秀影片奖”、“公益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参加“民族志纪录片大展”等。

4.2教师队伍建设

清华社会学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形成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立德树人及学风建设。本学科2021年初步完成学科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

加快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发展计划,通过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辅导制、各类研究资助等,扶持中青年教师发展。鼓励教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参与重大政策研究,不断提升教师实践经验。

鼓励教师倾心育人,将热爱教学、钻研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作为教师基本要求。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建立院系两级干部定期听课制度,建立老教师教学质量督导组,提示教学纪律,建立教学事故应急制度。完善申请审核制、导师负责制、开放平台制和治理协同制的“四制管理”,推动立体化招生、精准化培养、个性化创新、系统化管理的“四化培养体系”。稳步推进博士生招生的申请-审核制;夯实导师在培养环节的责任与义务。

4.3科学研究

本学科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把握学科前沿领域,鼓励任课老师结合个人重要科研成果进行日常教学和学生指导,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领悟,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加强学生研究能力,锻炼学生学术素养。2021年,本学科博士生参与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第七届栗林论坛、2021年社会分层与流动冬季论坛、2021 AUA and ICSGC Academic Conference等多项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有代表性学术创新成果。

4.4学术期刊建设

《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自2000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面对中国社会真问题,关注转型期实践逻辑,推动本土化理论研究”为宗旨,与国际前沿研究对话,刊发了许多在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清华社会学评论》高度重视质量和内涵建设,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于2017、2019、2020、2021年获得全国优秀集刊奖。2018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清华社会学评论》全文转载率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全国第1名。2021年,《清华社会学评论》又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并入选为CSSCI(2021-2022)收录集刊。

4.5服务国家战略

在政策咨询、献言献策上,本学科依托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当代中国研究、老年学研究、民生经济研究院、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等校院级研究平台,在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城镇化等方面完成数十份政策咨询报告、成果要报,提交中央有关部委。

4.6国际合作交流

本学科在国际合作上,国际发展主动化,合作网络优质化。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卡迪夫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共同举办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在两岸三地的交流方面,本学科与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部也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关系,并定期开展“两岸三地学术研讨会”,迄今已坚持18年。

4.7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本学科在科学研究上突出综合创新。自2017年起,连续主办了五届“清华大学社会治理论坛”。2021年论坛主题为“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社会治理高端论坛”。五届论坛均邀请了国内社会治理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代表了国内社会学在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和最新进展,同时也巩固了清华大学在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领先地位。论坛的内容涵盖了当前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领域最为关键的议题——从宏观的制度设计到微观的具体操作;从经典理论的反思到社区实验的实践;从具体的资源与绩效到抽象的文化与情感;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社区。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5.1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清华大学社会学学科在过去的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突出的特色;在一些重点领域里,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贡献;整体学术影响力位列全国前列,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望。学科发展目标明确,学科定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并充分考虑了清华大学的整体学科布局和交叉学科优势。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教学支撑系统、研究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了若干特色课程;各培养环节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制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毕业生在海内外享有优秀声誉,深受欢迎。

本学科问题分析如下:

1.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参考世界一流大学同类学科师资队伍状况,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研究领域等方面的结构。

2.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更完善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加强研究基地与实践基地建设。

3.学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资金、办公设施、人才引进配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5.2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科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合格。

六、改进措施

6.1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在下一步学科规划发展中,本学科将重点做出如下推进:

1.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完成优化学科队伍的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完成国际化、年轻化目标,以达到国内中等规模水平。本学科应继续拓展国际化取向,在适度扩张的同时,积极吸纳海外学者,促进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2.在人才培养上,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成立一个以博士论文研究为聚焦点的师生沟通平台(拟采用设立必修课的形式),每一位博士研究生都必须上台讲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并与在场的博士生导师和其他选课同学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和回应。

3.在教材体系建设上,围绕社会学学科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同时,本学科将承担更多清华大学全校通识课程、通识荣誉课程、文素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全校本科生培养人文通识素养。

4.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培育交叉学科。积极探索与其他学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开展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5.在研究基地建设上,继续围绕社会学的重大理论,扎根中国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学术认知,而且直接面对社会生活,在社会运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1.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于2010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于2013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学生,目前已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9届共计130人,已毕业92人、在读38人。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经过多年建设,已逐渐形成“政策型人才、在岗式培养、跨学科训练”的特色。

1.2学科建设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政策型社会工作人才。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既需要在一线直接面对案主的服务型社工人才,也需要在各级决策岗位紧密配合政府工作的政策型社工人才。只有大力培养政策型社工人才,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已逐渐形成“政策型人才、在岗式培养、跨学科训练”的特色。

首先,以培养政策型人才为主线。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大多侧重培养服务型人才的背景下,本学位授权点率先提出应当重点培养位于决策岗位、具备社工理念、可以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效运用社工理论和方法的政策型人才。

其次,以在岗式培养为基本模式。政策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决策经验。本学位授权点面向地方政府和行业系统,精心选拔在治理、民生等相关领域决策和执行岗位的优秀生源,将学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纳入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第三,以跨学科训练为主要抓手。本学位授权点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理、工、文等诸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引入心理学、政治学、城市规划、大数据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以跨学科训练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分析方法和实务能力。

本学位授权点鼓励政策型社工人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努力提升社工专业素养,实现社工服务与政府工作的相互促进和有机融合,通过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以点带面地推动我国社工事业发展。本学位授权点依托社会学系,充分调动社科学院的整体教学和科研资源,充分利用外校与行业学术与实践资源,初步形成了具有清华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3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度,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稳步推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工作,着力培养政策型社会工作人才,共计招生15人,毕业12人,授予学位12人。2021年度在读学生为38人。

本学位授权点毕业生的工作集中在党政机关、国企和各类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了政策型社工人才的专业特长和培养特色。2021年度的12名毕业生中,10人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1人在国有企业工作,1人在高等教育单位工作。该年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既贯彻了本学位授权点的政策型人才培养模式,又体现了清华整体上“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

1.4研究生导师状况

本学位授权点依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建设专任教师队伍,业已形成一个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养过硬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在思想引领、技能培训、产学结合、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专业学位授权点共有专任教师共计18人,具体如下:

1)职称结构

共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人,在教学经验和授课经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年龄结构

26至35岁的教师计有2人,36至45岁的教师计有6人,46至59岁的教师计有8人,60岁以上的教师计有2人,整体年龄分布呈现为一个较为明显的纺锤形结构,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各种风格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本专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学历结构

18名专任教师均有博士学位,专业素养扎实可靠,在学界和业界都有相当的成就与声望。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

2.1思政育人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高度关注思政育人工作,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掘本土社会工作思想,注重教师立德、立言、立行,结合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构建完整的“三全育人”体系。

第一,加强基层思政育人队伍建设。社会科学学院设立专门党务工作岗位与学生党建工作岗位,基层组织工作队伍专兼结合、运转有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以社会学系党支部为龙头,用思想政治学习、社会服务实践和社会调研活动来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动员骨干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学生思政教育。

第二,积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理论水平。从教师到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积极参加中央党校、教育部以及清华大学等单位组织的各种理论研讨班,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党课、特色调研、师生党支部共建、党支部联合活动等机制推进政治理论学习的常态化。

第三,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在引进人才、教师聘用、考核、评奖评优等工作中,把思政工作、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在课程开设、教材审核过程中,严格思想政治审核,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2.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清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人才培养始终将思政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具有清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1)立德树人,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开辟课程思政的“社会课堂”。推动思政教育理论和教学体系的融合,将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课堂教学和科研育人,使传统思政教育理论和教育体系更为丰满,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2)强化信念,完善职业伦理课程

本学位授权点秉承“力求客观、绝不冷漠”的育人理念,推动学生将职业道德和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将职业伦理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并作为课程学习、学术训练和专业实践等各环节的重要考核指标。注重师生互动和言传身教,各级领导带头在入学和毕业教育中专题开展职业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扣好执业“第一个颗扣子”。塑造学生对职业道德和伦理的正确认知。通过案例教学,培育“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社工专业价值观,塑造学生对救济、正义和福利的正确认知,并促进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2.3学风建设

本学位授权点高度重视学术规范、学风建设,不断强化“独立审查”、积极创新“论文预审”等制度。

1)强化独立审查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高度重视学术规范、学风建设,并规定指导老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术论文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独立完成进行审查。如经论文查重,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本学位授权点将取消学生学位申请资格。自招生以来,本学位授权点的学位论文从未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

2)创新论文预审

本学位授权点的学位论文大多瞄准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加之非全日制学生的培养特点,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为此,本学位授权点不仅增设了“论文预审”环节,还要求学生开题后必须与导师进行双周讨论。自招生以来,本学位授权点已有三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在各层面的论文抽检中也从未出现违规问题。

2.4社会服务

本学位授权点的“政策型人才、在岗式培养、跨学科训练”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治理人才,大力鼓励学生“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应用性成果。

1)参与制定和完善重要的政策措施和行业规范

本学位授权点培养的学生,已参与制定完善多项政策措施和行业规范,包括北京市、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工作、共青团工作规划等重要政策措施;以及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和社会工作站点建设及评估、深圳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等重要领域行业规范和工作标准。

2)积极探索社工专业领域新方法、新路径

本学位授权点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积极运用课堂所学,立足本职工作,在社区工作者心理纾困、重大公共事件组织响应、重点群体心理调节与干预、基层党和群团组织建设、青年网络社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跨区域协同等众多领域,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路径。

3)服务重大活动保障和公共事件处置

本学位授权点学生大都来自各级组织的重要岗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积极参与冬奥会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活动的组织保障工作。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本学位授权点近六成的在读和毕业学生参与了疫情的一线防控和民生保障,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基层的良性运转保驾护航。

2.5日常管理与服务

为了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管理与服务,社会科学学院于2021年成立了专业教育中心,全面协调全院各专业学位授权点工作。本学位授权点依托社会学系,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社科学院和社会学系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资源,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

3.1课程建设与实施

1)培养方案

本学位授权点的培养方案第一版于2013年制定,学分设置和课程体系均严格执行社会工作教指委和清华大学下发的规范性要求,同时还会根据学生反馈和培养效果定期行修订完善。目前,本学位授权点已招收九届学生、已毕业92人,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均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为了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做好政策型社工人才的培养,本学位授权点在修订完善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还进行了以下创新:

首先,响应发展需求,扩展培养方向。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社会工作的需要也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地方和不同领域政策岗位所面对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本学位授权点近年来进行了项目制改革,陆续开发出“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社会政策”等新领域和新方向,并在每个新方向配备相应的核心课组和责任教授,针对该方向的学生进行模块化培养。

其次,结合实际工作,强化专业教学。将学生的在岗工作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把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纳入课堂教学与讨论,进行“带体温的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将课堂中的社工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此外,本学位授权点还充分利用与北京团市委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全市的社区青年汇、基层团组织当作专业实践的核心场所,积极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社工理念。

2)核心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研究生英语》等两门,共计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社会工作理论》、《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伦理》等四门,共计12学分;专业选修课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前沿》、《社会管理创新》、《社区规划概论》、《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九门共22学分,学生需完成12学分。

本学位授权点的核心课程设置,瞄准“政策型人才、在岗式培养、跨学科训练”的培养特色,结合国家和地方的人才需求,努力开拓和充实新设培养方向的相关课程。

3.2导师选拔培训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师选拔、师资建设的首要标准,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创建一流师资队伍。

2021年度,本学位授权点多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思政学习,参加了包括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与三大法宝形成的历史脉络”、清华大学教务处组织的“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等在内的相关课程学习。

3.3落实导师责权机制

努力夯实导师在培养环节的责任与义务:完善申请审核制、导师负责制、开放平台制和治理协同制的“四制管理”,推动立体化招生、精准化培养、个性化创新、系统化管理的“四化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价机制;落实课程学习、开题报告、资料收集、中期检查、论文预审与最终答辩等各个环节工作。

3.4师德师风建设

严把政治审查程序,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严格把好政治关,强调思政工作、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的“第一标准”,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由党组织全面审核评估。

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制度建设常态化。积极配合清华大学教师工作部工作,狠抓师风师德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将《清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清华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贯穿教师工作的全过程。

大力宣传典型,营造正面氛围。加强师风师德正面典型宣传,严惩师风师德失范行为。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在清华大学“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老师”、“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中多次获奖,在课程思政、导学思政等方面产出多项生动案例。

3.5学术训练

本学位授权点始终重视学生的学术训练。首先,构建跨专业体系、强化学生理论基础。本学位授权点紧紧围绕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领域的人才总体需求,深入研究相关行业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党政机关和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路径,在课程设计中以社会工作为核心与基石,注重打造涵盖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心理学、城市规划、大数据等领域的跨专业教学体系,帮助学生能以更复合的学科观点和理论视角去思考、研判和解决问题。

其次,关注社会工作的新领域、推动行业创新。本学位授权点分析研判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行业的新需求和新定位,积极探索社会政策、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等社会工作新领域的项目制改革。

第三,将课程体系与行业实践有机融合。课程紧贴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一线需求,帮助学生用社科理论、科学方法、专业手段解决行业具体问题。同时,提炼政府经验、行业方案、一线案例,研究其深层逻辑和理论支撑,进而丰富和深化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

3.6学术交流

本学位授权点积极邀请国内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来为学生讲授课程和开办讲座。2021年度,本学位授权点分别邀请了中国社科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多位知名学者,为本学位授权点学生讲授社会工作前沿发展、社会工作理论创新、青少年社会工作基层实践等学术新进展、新案例,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3.7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本学位授权点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高度重视学位论文的学术创新性和规范性,通过入学教育、职业伦理等课程,强化学生的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本学位授权点自招生以来,尚无学位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现象。

3.8研究生奖助

本学位授权点为非全日制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学生申请符合非全日制要求的各类助学金和奖学金。

3.9其他特色

本学位授权点积极推动案例教学的使用与开发建设,具体如下:

首先,紧贴行业实践应用,发挥清华专业优势。学位授权点以政策型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来源结构和所在岗位的工作需求,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案例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基层治理、社区规划、企业社工等领域为基础的案例教学传统。

其次,聚焦行业热点难点,探索科学解决路径。案例教学中,本学位授权点以新清河实验、大栅栏社区营造和北京市社区青年汇为典型案例,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分析这些案例,而且带领学生进入田野,在社工介入中来学习社工理论和实务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国情、民情与社情,发现社会真问题,把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学生用所学指导实践,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的全过程,在经验研究中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

第三,凝练行业前沿范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案例库的建设中,本学位授权点根据社区干预与社区规划的研究和实务,出版了《社区营造专业教研书系》,目前已连续出版十本专著或合集,共收录教学案例近百个,不仅引领了国内社区治理和社区规划方向的社工案例建设,也为国内社工教学案例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

4.1人才培养

本学位授权点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秉承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优良传统,积极奋进,在思想政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第一,积极投入党建思政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思政建设先进个人。新冠疫情期间,多名学生秉承社工人的无畏精神,积极投身基层防疫工作,不辞辛劳、勇于担当,获得多项国家级表彰。

第二,专注学术研究,夯实实务基础,培养一批素质优秀的社工骨干。其中,2017级硕士学生在其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于近期出版《嵌套:B市加油工的工作与生活》一书。

4.2教师队伍建设

1)基本情况

清华社会学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形成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立德树人及学风建设。

首先,完成培养方案重构,推动精品课程建设。以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抓手,推进课程体系优化,积极推动融合式授课。

其次,坚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鼓励教师倾心育人,将热爱教学、钻研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作为教师基本要求。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建立教学事故应急制度、院系两级干部定期听课制度、教师教学质量督导组等多项制度安排,积极保障教学纪律、提升教学水平。

2)制度保障

首先,制定《学术导师与行业导师办法及师资手册》、《聘任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行业导师的管理规定》等规定,在行业导师聘任管理制度化基础上,以学院为单位聘用了一批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顶级行业和专业导师。

其次,针对初次指导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导师,本学位授权点会成立由两名以上资深导师组成的导师顾问组,在研究选题、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等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化支持。

4.3科学研究

本学位授权点积极推动研究生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在岗工作实际,积极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本学位授权点充分利用非全日制学生均来自行业实务部门这一情况,大力鼓励学生的研究选题紧贴日常工作的热点问题,充分掌握和利用本单位、本区域、本行业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保证论文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基层治理和行业发展。

4.4产学研合作

本学位授权点“社区治理/社区营造”方向的师生,积极参与成都、广州等地关于社区规划师职业标准和培养模式的讨论与建设,积极响应北京市关于推进责任规划师的号召,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到社区营造和城市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成效。

4.5服务国家战略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秉承“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思想,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努力培养政策型人才,大量使用来自一线实践的教学案例,积极鼓励学生面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勇于探索政策性解决方案,从而助力国家治理、提升社会福祉,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本学位授权点的服务贡献主要有体现三个方面的创新。

1)治理创新

本学位授权点积极落实中央精神,聚焦社会发展核心问题,强调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本学位授权点积极助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在社会治理、社区营造等领域进行实践,形成和发展了新清河实验、大栅栏治理等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与创新模式,引领了国内学术理论向社会服务转化的方向,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

2)政策创新

本专业学位始终瞄准政策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北京、内蒙、广东等省市培养了一批既有决策经验、又有社工理念,既可以利用社工视角体察民情、又可以利用实务方法推动创新的高素质人才。2013级毕业生在工作中,利用社工理念和实务方法进行了“掌上四合院”的治理创新,得到了多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其经验也在北京市推广。

3)服务创新

本学位授权点积极推动一线社工服务创新。2017级毕业生将社工介入应用到精准扶贫中,扶助农村残障人士成家立业、重获新生,该案例获教育部学位中心2021年主题案例立项。

4.6国际合作交流

本学位授权点秉承“开门办学”理念,积极开展科研和实务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在读学生线上参与多项社会工作的国际论坛、宣读研究成果,使其学术能力得到了检验和肯定。

4.7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

首先,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本学位授权点尝试了项目制改革,建设了“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等新的社会工作方向,确定各个方向的责任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中实施责任教授负责制。

其次,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京外和境外的非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生无法返回学校进行线下授课。本学位授权点响应学校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式授课”的号召,在2021年度的专业课程采用了融合式授课,京内学生线下入校听课、京外和境外学生线上听课。在融合式授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融合式授课教学设施,积极推动线下线上同学的课堂讨论,有力保障了教学质量。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5.1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从无到有,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政策型人才、在岗式培养、跨学科训练”较为鲜明的自身特色;在一些重点领域里,如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也都做出了一定贡献。学科发展目标明确,学科定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并充分考虑了清华大学的整体学科布局和交叉学科优势。建立了良好的教学支撑系统和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了若干特色课程;各培养环节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制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本学位授权点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社会工作“政策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支撑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参考国内同类学科师资队伍状况,还需要适度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研究领域等方面的结构。

第三,课程体系建设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形成更完善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社工特色方向课程。加强研究基地与实践基地建设。

5.2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位授权点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合格。

六、改进措施

针对本学位授权点的发展现状,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本学位授权点将重点做出如下推进:

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本学位授权点将瞄准内涵式发展,继续优化教师队伍,在适度引进社会工作相关人才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术交流,扩大专业影响力。

其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本学位授权点将积极争取学校文科建设支持,重点建设“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等特色方向课程,在今明两年再开发两门左右的新课程。

第三,本学位授权点还将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学术认知,而且要直接面对社会生活,在实际服务中进行学术训练和人才培养。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体育学科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建成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教职工近40人,在校学生235人(含专业学位学生161人)。清华体育学,有包括博士和硕士两个层级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共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学科方向。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并到西体育馆参观,总书记表示重视体育是清华的优良传统,应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清华体育学位点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要与清华大学的整体定位,学位标准设立细致而严格,作为重要支撑条件的图书馆、公共信息网络、体育场馆、实验室、学术机构、师资队伍、研究成果、国际交流、奖助体系在整体上建设良好,并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实力,作为人才培养之具体展现的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训练、学术交流、分流淘汰、论文质量、学风教育、管理服务、就业发展在整体上思路清晰、制度健全、措施合理、效果良好,并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学科建设情况

清华体育学积极呼应学校的重要政策,日常工作逐步落实学校整体“十四五”规划,并着重突出学科特色。清华体育学科建设,立足世界前沿,以服务全校师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已任,利用全校力量尤其是理工科优势力量进行跨学科学术研究。清华体育集学术研究、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等工作于一体。建校百年来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办学理念,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共招收体育学博士生11人,均为全日制生,其中硕博连读人数2人,普通招考人数9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体育学在读博士生46人;2021年毕业6人,均获得博士学位授予,且均就职于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教育单位。

2021年共招收体育学硕士生16人,均为全日制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体育学在读硕士生39人;2021年毕业7人,均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就职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初等教育单位等。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专任研究生导师12人,其中60岁以上教师3位,35岁及以下教师1位,其余8位教师年龄均在36-59岁之间。共有长聘教授7位,副教授4位,助理教授1位。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

(一)思政育人队伍建设

结合党团班共建,彰显“社稷担当”。通过党团班共建和组织生活联合共办等形式,加强了各个支部的联系,打通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通道。结合“一二·九”运动八十六周年,开展“时空接力青年担当——从20后到20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建党百年重大历史节点为契机,深入挖掘社会科学学院、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三院的百年红色基因、历史特色,以“院系来搭台、支部为核心、全员齐上阵”的新模式,引导清华学子感悟革命精神,牢记今日使命,勇夺未来辉煌。活动期间,覆盖所有新生班团,共吸引288人次参与,形成明斋历史、在党五十周年人物专访、中青年教师专访、冬奥专访等8个129秒系列视频。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展示清华个性,发挥体育思政育人作用。解说“体育的迁移价值”理论,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倡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强调“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在体育教学中落实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使思政工作得到推广和辐射;借助“无体育、不清华”口号,营造清华校园“积极锻炼”良好氛围,推动清华学生健康发展;加强“党员之家”“教工之家”“体育荣誉室”建设,通过“第一堂体育课”以及教学、课余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清华体育的悠久历史和爱国主义传统。

(三)学风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将优良学风作为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体育学积极响应学校学风建设,努力构建体育部学风建设成果,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加强思想教育

体育学充分认识到进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学术与职业素养类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方面的知识;在研究生指导方面,要求研究生导师以身作则,以自身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学生一起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2.明确制度要求

体育学不遗余力地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和监督,并做出明确的制度要求,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在历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参加学术活动进行明确的次数规定,并要求对每一次活动认真做好记录总结,由导师检查考核,鞭策学生勤勉治学;在学生在学期间,要求学生按时参加导师组会、学科学术沙龙等活动,学生须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科研情况,导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门的指导和督促,激励学生努力向上。

3.采取鼓励措施

体育学始终倡导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创新,并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引导学生追踪、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帮助学生发表、推广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一方面搭建“清华体育讲坛”、“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及“清华Ÿ体育九人谈”等平台,将学术前沿引进来;另一方面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本学科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让清华体育走出去。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在志愿服务方面,组织学生6次前往石景山华奥学校支教,教授课程包括美术、历史、自然科学、语文、英语、传统文化等,向同学们宣讲清华精神,彰显社科人的社稷担当,并且开展“明斋志愿清洁项目”,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锻炼,使研究生在亲身参与劳动过程中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培育劳动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和品质。

在社会实践方面,开展“启航计划”、“红色专项”、“专业服务”三大类型实践,启航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持续深入解决同学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共前往浙江等地开展实践活动5次;红色专项实践结合建党百年,前往广安、遵义、嘉兴等地开展实践活动6次;专业服务实践以学院特色为基准、服务为内核,提升同学们以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前往敦煌等地开展实践活动3次。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体育学结合社科学院优势,调动入党积极性。把握学生自身特点,凝练“社稷担当”主题教育工作内涵,特别是在新生教育、“一二·九”专题活动等环节注重党建引领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疫苗接种加强针、迎接冬奥会年等重要契机中建立学生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邀请院系领导讲授“开学第一课”,开展思想引领。将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融入到学习、科研、实践、社工的全过程中,培养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意识,主动发挥作用。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稳步开展,截至2021年12月5日共开展了4次发展党员预审会。通过发展对象自我陈述、培养联系人和支部书记的介绍,学院党委较好掌握了学生入党动机和群众基础,把好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环节。截至2021年11月21日,社科学院研究生新增积极分子41人,新增比例为20%。尤其是从10月底到11月中旬,经过集中动员与努力,新增16人,新增比例从11.7%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党支书在思想上的引领,使同学们对自身使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对于思想引领工作有了更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集中动员,也密切了党群关系,为未来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合时代契机,丰富组织生活。正值建党百年之际,社科研究生响应学校号召,时代召唤,开展了建党百年专题学习活动,16个研究生支部均开展“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开展“从严治党”专题组织生活会16次,进行查摆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11月中旬各个支部又相继进行了十九届六中全会讲话精神的学习讨论,同学们通过邀请博士生讲师团讲师讲解、分组讨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更加深刻的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博201、博211、博212、硕211四支部联合开展从严治党、纪律安全党主题组织生活。博212联合本科生社科9支部,开展基层经验分享组织生活。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四个新生支部分别开展推优入党专题会。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1. 课程开发

由任课教师提前一学期向研究生院教学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专业人员严格的审查机制,根据申请计划内容和能否达到研究生培养需要,决定课程能否开设、批准或不予批准。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3大类:公共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必修环节。

除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环节,要求所有研究生按照学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修完学分以外,专业课程是专门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而开设,研究生可以根据培养需求进行独立选择,与导师协商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二)导师选拔培训

体育学积极落实《清华大学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文件的要求,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升级清华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体育学严格执行《清华大学研究生导学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指南》,全体导师应履行自身职责,恪守师德师风,保证指导研究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学生或导师对于导学关系受到影响、个人无法协调处理的问题,可向院(系)及学校提交申请。院(系)及学校应本着妥善协调解决导学问题、促进良好导学关系的原则尽快处理相关问题。

(四)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清华体育学严格执行《清华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清委发〔2020〕25号),按照要求进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举办“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推动清华体育工作的发展,把学生培养与清华体育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清华鲜明特色的学生培养有效机制。体育学通过政治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创建“标兵党支部”,打造了一支全国顶尖、国际知名的骨干教师队伍。

全面开展党组织自身建设、党员教育与培养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清华体育学一级学科涌现出了一大批学高身正的优秀教师。多名教师获评校“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称号。

(五)学术训练情况

博士生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年至少应在学科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参与各种类型科研项目的次数和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自2021级起,将论文写作训练环节写入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求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参加导师组织的读书会与学术研讨会、参加博士生论坛等方式完成论文写作训练,要求提交2篇严格按照学术论文规范撰写的论文,由导师签字,提交院系备查。要求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参加导师组织的读书会与学术研讨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完成学位论文写作训练,提交至少1篇严格按照学术论文规范撰写的论文,由导师签字提交院系备查。

(六)学术交流情况

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体育部的支持下,体育学教师和学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增多。2020年和2021年,师生多次在体育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并积极在国内外体育相关会议上做主题及专题报告。同时,清华自主举办“2021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及“清华Ÿ体育九人谈”,为清华师生的对外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

(七)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体育学严格执行学校《清华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清校发〔2017〕3号)文件。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工作中充分支持和保障学术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统筹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和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

(八)研究生奖助情况

为保障研究生在读期间的权益,保证其在遇到各种困难时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清华大学体育学学位点根据研究生院要求,为学生提供各项保障制度。除了早已经成为常规做法的“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突发性困难补助”、“研究生新生临时贷款(绿色通道)”和“研究生助学金”之外,还通过专门设立“助学、助研、助管(三助)”岗位来提高研究生收入。

这些资助项目的设立,根本上解决了研究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环节突发情况的有效应对。近年来,体育学学位点以此为依据,保证研究生生源不因经费问题而流失。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研究生入学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分修读。

博士生资格考试新增笔试环节,并逐步落实量化评价标准。严格选题考核,如选题报告会考核小组专家认为选题报告准备不充分,则学生需要进行3个月以上的修改,再次进行选题报告。严格博士生中期考核、预答辩环节,中期考核需要距开题通过半年以上,预答辩需要距中期3个月以上,预答辩要在毕业答辩前至少3个月完成,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时间间隔,使博士生能够按照每个环节专家所给予的建议,认真修改完善论文。

以上每一环节,如学生经过3次考核后,仍没有通过,则应按规定予以分流。

加强论文评阅环节。为硕士生增加双向隐名评阅,要求学生正式毕业答辩前至少提前三个月,提交论文送2份隐名评阅,通过隐名评阅方可正式开启毕业流程;博士生论文取消公开评阅,不再进行重点抽查抽签,所有论文均需送4份双向隐名评阅,返回评阅意见中,有一份评分为C,论文都需修改再送,答辩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推迟。

重视论文答辩过程,严格按照答辩委员会成员构成要求组织专家,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研究能力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并在答辩决议书中给出客观公正评价。学生通过毕业答辩后,论文需要经过学位分委员会的审议,博士生论文还要经历全校论文全面审查。

(二)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持续建设一直没有放松,一方面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引进40岁以下专任导师1位,吸引有热情致力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优秀的教学系列老师12位;另一方面积极聘请国内外相关专业和领域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邀请国外著名院校的学科知名专家到清华讲学。

(三)科学研究

近几年,清华体育学科建设蓬勃发展,形成了五大特色成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模式,中国体育健康政策的理论、实证和发展趋向,速度训练的神经、生理机制与实践应用,儿童青少年运动行为与健康促进的机制与实践,当今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因、思路与策略。体育部为学科建设提供9个研究中心、6大实验室,为各学科研究提供科研平台。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清华体育学科积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体育部设有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清华虚一学苑定期举办论坛,深入讨论、学习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通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演讲,扩大优秀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从多角度展开儒家思想、佛教思想、老子思想、武术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的研究,为发扬传承优秀文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五)服务国家战略

立足国家需求,积极为冬奥会提供保证。承担北欧两项、高山滑雪项目、单板自由式项目和花样滑冰等多个项目的体能教练、科研教练、国内技术官员任务,体育部师生坚守在极寒训练场地陪伴运动员训练,积极为运动员提供技术支持与训练指导。攻克每一个挑战与难关,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为我国运动员在赛场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持。

立足国家需求、面向实践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制定多个人体运动参数国家标准和中国成年人、青少年体成分测量模型,完成了我国首个15万人体成分数据集补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在大数据云平台上将健康风险筛查检测仪器,健康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管理的大数据网络平台,健康状况实时监测设备,健康风险评估、分析与预警系统,危险因素的干预指导系统五位一体进行结合与联动,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

(六)国际合作交流

体育部与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多所院校签订了教师交流协议;同时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与名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此外,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和队伍也多次到清华访问交流。积极促进国际学生来校交流学习,持续推进清华体育学的国际影响力。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2022年1月6日,清华体育学学位点在接到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通知后,第一时间成立学位点评估工作小组,对2020、2021年学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相关资料文件进行了收集整理,于2022年2月底基本完成了《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的撰写,以及《学位授权点基本状态信息表》的填写工作,进展基本顺利。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0年-2021年,清华体育学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六、改进措施

(一)加强师资建设,不断提升导师整体实力

按照清华大学规定,凡进入教研系列的教师均可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并且每年拥有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这一决定从根本上保证了博士生的招生数量,但是也给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自身学术水平、获批更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等是摆在年轻博导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体育学学位点已开展相关工作。定期举办博士生导师业务培训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倾囊相授;提供更多的经费、政策保障,给予年轻教师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设置更多合适岗位,锻炼年轻教师的工作能力等等。相信通过这样的举措和方法,年轻教师能很快成长为合格的博士生导师。

另外,学术研究团队正在迅速吸纳年轻教师加入并委以更多的科研工作。以此拓宽其科研视野,以利于尽快形成明确、系统的科学研究方向,产出科研成果。

(二)加强数字体育建设,打造体育学科资源优势

清华体育学已经将加快学科资源建设列入“十四五”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多渠道、全方位加速数字体育平台建设,同时,加强与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质量

制定学位点更为详细和具体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除中期、期末考核外,在平时的学习中制定分阶段的考核计划,对每位学生的读书量、学术报告、写作训练等指标提出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本专业学位2005年获得授权,2017年开始招收体育管理(全日制)方向研究生,2018年开始招收冬奥赛事管理(非全日制)方向研究生。

体育学位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方向明确、目标清晰、过程把控严格、培养质量较高。在培养过程中,课程开设与教学、导师指导等制度健全,并制定了学术训练相关规定、分流淘汰要求及论文质量把控细则,坚持各个环节从严考核,全过程把握人才培养质量。

自2017年招生以来,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取得近30项应用性成果,体现了国际化现代体育管理高端人才培养和高层次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特色。一些应用性成果直接服务于北京冬奥会、成都世界大运会等赛事,一些应用性成果已经被商业机构、体育组织所采纳。

(二)学科建设情况

清华体育积极呼应学校的重要政策,日常工作逐步落实学校整体“十四五”规划,并着重突出学科特色。清华体育学科建设,立足世界前沿,以服务全校师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已任,利用全校力量尤其是理工科优势力量进行跨学科学术研究。清华体育集学术研究、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等工作于一体。建校百年来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办学理念,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清华体育学科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建成一级学科博士点。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共招收体育硕士生13人,均为全日制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体育在读硕士生161人,其中体育管理方向全日制研究生43人,冬奥赛事管理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118人;2021年毕业11人,其中体育管理方向全日制研究生6人,冬奥赛事管理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5人,均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就职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专任研究生导师12人,其中60岁以上教师3位,35岁及以下教师1位,其余8位教师年龄均在36-59岁之间。共有长聘教授7位,副教授4位,助理教授1位。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

(一)思政育人队伍建设

结合党团班共建,彰显“社稷担当”。通过党团班共建和组织生活联合共办等形式,加强了各个支部的联系,打通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通道。结合“一二·九”运动八十六周年,开展“时空接力青年担当——从20后到20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建党百年重大历史节点为契机,深入挖掘社会科学学院、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三院的百年红色基因、历史特色,以“院系来搭台、支部为核心、全员齐上阵”的新模式,引导清华学子感悟革命精神,牢记今日使命,勇夺未来辉煌。活动期间,覆盖所有新生班团,共吸引288人次参与,形成明斋历史、在党五十周年人物专访、中青年教师专访、冬奥专访等8个129秒系列视频。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展示清华个性,发挥体育思政作用。解说“体育的迁移价值”理论,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倡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强调“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在体育教学中落实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使思政工作得到推广和辐射;借助“无体育、不清华”口号,营造清华校园“积极锻炼”良好氛围,推动清华学生健康发展;加强“党员之家”“教工之家”“体育荣誉室”建设,通过“第一堂体育课”以及教学、课余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清华体育的悠久历史和爱国主义传统。

(三)学风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将优良学风作为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体育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学风建设,努力构建体育部学风建设成果,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加强思想教育

体育专业充分认识到进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注重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学术与职业素养类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方面的知识;在研究生指导方面,要求研究生导师以身作则,以自身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学生一起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2.明确制度要求

体育专业不遗余力地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和监督,并做出明确的制度要求,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在历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参加学术活动进行明确的次数规定,并要求对每一次活动认真做好记录总结,由导师检查考核,鞭策学生勤勉治学;在学生在学期间,要求学生按时参加导师组会、学科学术沙龙等活动,学生须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科研情况,导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门的指导和督促,激励学生努力向上。

3.采取鼓励措施

体育专业始终倡导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创新,并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引导学生追踪、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帮助学生发表、推广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一方面搭建“清华体育讲坛”、“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及“清华Ÿ体育九人谈”等平台,将学术前沿引进来;另一方面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本学科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让清华体育走出去。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在志愿服务方面,组织学生6次前往石景山华奥学校支教,教授课程包括美术、历史、自然科学、语文、英语、传统文化等,向同学们宣讲清华精神,彰显社科人的社稷担当,并且开展“明斋志愿清洁项目”,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锻炼,使研究生在亲身参与劳动过程中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培育劳动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和品质。

在社会实践方面,开展“启航计划”、“红色专项”、“专业服务”三大类型实践,启航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持续深入解决同学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共前往浙江等地开展实践活动5次;红色专项实践结合建党百年,前往广安、遵义、嘉兴等地开展实践活动6次;专业服务实践以学院特色为基准、服务为内核,提升同学们以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前往敦煌等地开展实践活动3次。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体育专业结合社科学院优势,调动入党积极性。把握学生自身特点,凝练“社稷担当”主题教育工作内涵,特别是在新生教育、“一二·九”专题活动等环节注重党建引领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疫苗接种加强针、迎接冬奥会年等重要契机中建立学生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邀请院系领导讲授“开学第一课”,开展思想引领。将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融入到学习、科研、实践、社工的全过程中,培养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意识,主动发挥作用。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稳步开展,截至2021年12月5日,共开展了4次发展党员预审会。通过发展对象自我陈述、培养联系人和支部书记的介绍,学院党委较好掌握了学生入党动机和群众基础,把好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环节。截至2021年11月21日,社科学院研究生新增积极分子41人,新增比例为20%。尤其是从10月底到11月中旬,经过集中动员与努力,新增16人,新增比例从11.7%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党支书在思想上的引领,使同学们对自身使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对于思想引领工作有了更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集中动员,也密切了党群关系,为未来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合时代契机,丰富组织生活。正值建党百年之际,社科研究生响应学校号召,时代召唤,开展了建党百年专题学习活动,16个研究生支部均开展“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开展“从严治党”专题组织生活会16次,进行查摆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11月中旬各个支部又相继进行了十九届六中全会讲话精神的学习讨论,同学们通过邀请博士生讲师团讲师讲解、分组讨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更加深刻的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博201、博211、博212、硕211四支部联合开展从严治党、纪律安全党主题组织生活。博212联合本科生社科9支部,开展基层经验分享组织生活。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四个新生支部分别开展推优入党专题会。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1. 课程开发

由任课教师提前一学期向研究生院教学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专业人员严格的审查机制,根据申请计划内容和能否达到研究生培养需要,决定课程能否开设、批准或不予批准。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3大类:公共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必修环节。

除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环节要求所有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修完学分以外,专业课程是专门针对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而开设,学生可以根据培养需求进行独立选择,与导师协商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二)导师选拔培训

体育专业积极落实《清华大学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文件的要求,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升级清华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体育专业严格执行《清华大学研究生导学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指南》,全体导师应履行自身职责,恪守师德师风,保证指导研究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学生或导师对于导学关系受到影响、个人无法协调处理的问题,可向院(系)及学校提交申请。院(系)及学校应本着妥善协调解决导学问题、促进良好导学关系的原则尽快处理相关问题。

(四)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清华体育专业严格执行《清华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清委发〔2020〕25号),按照要求进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举办“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推动清华体育工作的发展,把学生培养与清华体育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清华鲜明特色的学生培养有效机制。体育部通过政治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创建“标兵党支部”,打造了一支全国顶尖、国际知名的骨干教师队伍。

全面开展党组织自身建设、党员教育与培养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清华体育专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学高身正的优秀教师。多名教师获评校“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称号。

(五)学术训练情况

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各种类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自2021级起,将论文写作训练环节写入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求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参加导师组织的读书会与学术研讨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完成学位论文写作训练,提交至少1篇严格按照学术论文规范撰写的论文,由导师签字提交院系备查。

(六)学术交流情况

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体育部的支持下,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增多。2020年和2021年,师生多次在体育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并积极在国内外体育相关会议上做主题及专题报告。同时,清华自主举办“2021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及“清华Ÿ体育九人谈”,为清华师生的对外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

(七)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体育专业严格执行学校《清华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清校发〔2017〕3号)文件。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工作中充分支持和保障学术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统筹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和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

(八)研究生奖助情况

为保障研究生在读期间的权益,保证其在遇到各种困难时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清华大学体育学位点根据研究生院要求,为学生提供各项保障制度。除了早已经成为常规做法的“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突发性困难补助”、“研究生新生临时贷款(绿色通道)”和“研究生助学金”之外,还通过专门设立“助学、助研、助管(三助)”岗位来提高研究生收入。

这些资助项目的设立,根本上解决了研究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环节突发情况的有效应对。近年来,体育学位点以此为依据,保证研究生生源不因经费问题而流失。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研究生入学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分修读。

严格选题考核,如选题报告会考核小组专家认为选题报告准备不充分,则学生需要进行3个月以上的修改,再次进行选题报告。选题环节,如学生经过3次考核后,仍没有通过,则应按规定予以分流。

加强论文评阅环节。为硕士生增加双向隐名评阅,要求学生正式毕业答辩前至少提前三个月,提交论文送2份隐名评阅,通过隐名评阅方可正式开启毕业流程。

重视论文答辩过程,严格按照答辩委员会成员构成要求组织专家,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研究能力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并在答辩决议书中给出客观公正评价。学生通过毕业答辩后,论文需要经过学位分委员会的审议。

(二)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持续建设一直没有放松,一方面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引进40岁以下专任导师1位,吸引有热情致力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优秀的教学系列老师12位;另一方面积极聘请国内外相关专业和领域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邀请国外著名院校的学科知名专家到清华讲学。

(三)科学研究

近几年,清华体育专业建设蓬勃发展,形成了五大特色成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模式,中国体育健康政策的理论、实证和发展趋向,速度训练的神经、生理机制与实践应用,儿童青少年运动行为与健康促进的机制与实践,当今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因、思路与策略。体育部为学科建设提供9个研究中心、6大实验室,为各学科研究提供科研平台。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清华体育积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体育部设有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清华虚一学苑定期举办论坛,深入讨论、学习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通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演讲,扩大优秀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从多角度展开儒家思想、佛教思想、老子思想、武术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的研究,为发扬传承优秀文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五)服务国家战略

立足国家需求,积极为冬奥会提供保证。承担北欧两项、高山滑雪项目、单板自由式项目和花样滑冰等多个项目的体能教练、科研教练、国内技术官员任务,体育部师生坚守在极寒训练场地陪伴运动员训练,积极为运动员提供技术支持与训练指导。攻克每一个挑战与难关,为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提高技战术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立足国家需求、面向实践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制定多个人体运动参数国家标准和中国成年人、青少年体成分测量模型,完成了我国首个15万人体成分数据集补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在大数据云平台上将健康风险筛查检测仪器,健康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管理的大数据网络平台,健康状况实时监测设备,健康风险评估、分析与预警系统,危险因素的干预指导系统五位一体进行结合与联动,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

(六)国际合作交流

体育部与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多所院校签订了教师交流协议;同时多次选派教师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与名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此外,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和队伍也多次到清华访问交流。积极促进国际学生来校交流学习,持续推进清华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2022年1月6日,清华体育专业学位点在接到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通知后,第一时间成立学位点评估工作小组,对2020、2021年学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相关资料文件进行了收集整理,于2022年2月底基本完成了《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的撰写,以及《学位授权点基本状态信息表》的填写工作,进展基本顺利。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0年-2021年,清华体育专业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六、改进措施

(一)加强师资建设,不断提升导师整体实力

按照清华大学规定,凡进入教研系列的教师均可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并且每年拥有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这一决定从根本上保证了博士生的招生数量,但是也给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自身学术水平、获批更高级别的科研课题、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等是摆在年轻博导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体育学位点已开展相关工作。定期举办博士生导师业务培训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倾囊相授;提供更多的经费、政策保障,给予年轻教师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设置更多合适岗位,锻炼年轻教师的工作能力等等。相信通过这样的举措和方法,年轻教师能很快成长为合格的博士生导师,进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另外,学术研究团队正在迅速吸纳年轻教师加入并委以更多的科研工作。以此拓宽其科研视野,以利于尽快形成明确、系统的科学研究方向,产出科研成果。

(二)加强数字体育建设,打造体育学科资源优势

清华体育专业已经将加快学科资源建设列入“十四五”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多渠道、全方位加速数字体育平台建设,同时,加强与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三)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地方体育局的沟通交流,积极构建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

(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质量

制定学位点更为详细和具体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除中期、期末考核外,在平时的学习中制定分阶段的考核计划,对每位学生的读书量、学术报告、写作训练等指标提出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隶属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对心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良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专门人才。项目同时招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学生。

非全日制项目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培养包括积极心理学、咨询与健康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三个方向,于2015获批,2015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规模20人。

全日制为我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应用心理国际项目,致力于培养以工程心理学为主体,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新兴国际化心理学人才。该项目于2019年获批,2020年首次招生,每年招生规模10-20人。

(二)培养特色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注重人才培养,在选拔过程中注重考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的考查,培养过程中会把高水平研究工作转化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源能力,同时也有校外资源参与办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积极心理”理念贯穿培养全程。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心理学科在积极心理学方向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分委会等组织机构,与国家发改委、中石油等政府机构与知名企业密切合作,在积极教育、积极组织、积极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工作,形成积极心理学产、学、研互动创新体系。

2.“文理交融”的交叉学科培养体系。跨学科整合清华大学在管理学、社会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生物医学等学科的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资源,深度参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计算与实验社会科学平台等交叉学科平台,形成突出强调前沿科技理念的应用心理培养方案。

3.“中西合璧”的国际化应用心理培养模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应用心理学科高水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形成了国际化教育力量。此外,清华大学率先招收国际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项目,构建国际化师生氛围,国际化程度高。

本专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学生来自政府、教育、能源、金融等应用心理需求突出的重点领域与行业。

(三)学生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在2015-2021年间共招生188人,目前在读学生124。目前毕业生均为非全日制学生,完成培养后回原单位工作。

(四)研究生导师队伍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坚持导师组制度,校内外导师共同进行学生全过程指导。

校内专职导师17人,具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35岁及以下4人,35-45岁6人,46-60岁6人,60岁以上1人,所有教师均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同时也聘请计算机系、工业工程系、教育研究院等院系教师作为学生论文的导师组成员,深度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校外行业导师1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其他2人。其中35-45岁6人,46-60岁9人,60岁以上2人。行业导师重点来自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心理学方向面向积极组织、社会治理等领域;(2)咨询与健康心理学方向面向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领域;(3)工程心理学方向面向航天、驾驶、用户体验等领域。

(五)学科建设情况

智能的本质是人类向外科学探索的最后疆域,幸福感是人类向内精神追寻的终极目标。清华心理传承始建于1926年心理学系的厚重积淀,融会现代的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聚焦“认知与智能”和“社会与健康”,从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人才和致力提升国人幸福感的实践人才。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通过实践服务促家国情怀,积极开展危机干预、心理扶贫、积极教育、积极企业等多方向应用实践。在新冠疫情期间,率先抗疫心理援助工作,产生积极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力,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彭凯平、樊富珉被评为清华大学抗击疫情先进个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注重思政教育,本学位点立足清华思政工作传统,发挥心理学优势,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三全育人”。

(1)师生共同双肩挑的思政队伍

学工双肩挑:由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学院研究生组组长、专业硕士班主任等一线教师,以及经专业培训的朋辈研究生德育助理,组成双肩挑学工队伍,对学生全方位思政教育。专业硕士每级(20人)配备1名班主任、1名带班研究生德育助理。

专兼双导师:本专业教师全员投入,教研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工作纳入绩效评价;聘请企事业、部队等应用心理相关行业的资深专家为行业导师,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

(2)同辈思政与特色党建

针对应用心理非全日制班级同学特点,应用心理非全日制班自2019年起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组织生活和其他各类党团班活动等带动班集体思政工作。2021年度持续推动相关工作。特别的,应用心理同学与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联合,承担积极心理党建、共同富裕等特色课题,与朔黄铁路等公司、校内外跨学科党支部开展联合活动,探索党建与科研实践新融合。

在党团班协同工作方面,2021年度持续开展清心学术讲座、学术年会、“一二·九”合唱、马约翰杯运动会等集体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等方法提升组织凝聚力,促进党群关系和谐。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突出心理特色,打造心理思政深融合的特色育人,落实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课程明德启智:在传授心理学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中,塑造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为人生目标的价值观,着重培养能适应各相关职业领域需要的心理学技能,实践“三位一体”育人理念。

导学潜移默化:明确导师为第一责任人;导师不仅传播学术科研等显性知识,更通过体育运动、联欢、学术沙龙等多元互动场景,在科研攻关、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中,传递人生态度、事业选择、价值引领等隐性知识。

创新创业训练:继续依托清华心理学科特色的积极心理学成果转化平台——幸福科技实验室,建设计算与实验社会科学等新型研究平台,共建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等交叉学科前沿阵地,依托国家发改委、中石油、华为、英特尔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机构组织,合作打造应用心理实践环节,实践产学研协同育人。

特色实践主题:2021年继续开展疫情心理援助工作,深入贫困地区、高科技企业等开展心理扶贫、积极心态建设等实践活动,通过导师全程跟踪、调研培训、实践分享、示范激励等举措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学风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注重学风建设,有好的学风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具体做法包括:

1.每年秋季学期由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为学生做学风建设主题报告。

2.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初学习学术道德规范,后完成《清华大学研究生遵守管理规定与学术规范承诺书》。

3.开设《科研规范》必修课程,授课教师以科学家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在科学研究的项目设计、计划、申请、实施、报告结果和评价中有关收集数据资料、发表论文、同行评议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为讲授内容。

4.《心理学研究方法》、《高级心理统计》等多门专业课程包括专门的心理学研究伦理、心理学数据分析规范等环节进行学风教育。

专业硕士各班级学风良好,2021年度未发现不良学风事件。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本专业学位紧密围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社会各职业领域心理工作需要”两项使命任务,发挥积极心理学、咨询与健康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三个方向优势,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突出服务社会各行业的高水平应用人才,强调在疫情等国家需要之时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切实满足国家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心态培育的战略需求。

1.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本专业点2021年度继续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疫情特殊时期,实践在全国多省市贫困地区,更通过科技让全社会受益于积极心理学。

(1)在新冠疫情后时代,本专业师生持续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热线工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本专业研究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研攻关,构建预警、测评及干预系统,决胜脱贫攻坚。2021年,相关成果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支持下,以《内生动力激发对脱贫成效巩固的案例研究》为题整理形成应用心理特色教学案例。

(3)应用心理专业师生持续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研究成果进行科技转化,用大数据等创新实践手段精准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感,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各行业的科研实践活动。

2.在服务社会各职业领域心理工作需要方面,本专业点与部队、企业、学校、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等合作建立了一批实践基地,2021年度继续为各行业提供心理保障体系。

(1)服务教育群体,高度关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积极教育的系列培训,在普通中小学和特殊教育机构推进积极心理学的 “关注积极面,培养积极品质” 的育人思想,营造了全社会积极正面的教育教学氛围。

(2)服务社会更广泛人群,开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群体的积极教育系统性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使积极心理学成为服务于全民实现积极心理建设的重要策略。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设置主管领导1人,教学主管1人,兼职班主任2人,国际学生项目另有行政主管1人、学生事务主管1人。专业管理团队坚持导师组制度,校内外导师共同进行学生全过程指导。每学期至少开展班会一次,平时不定期与学生单独谈心交流。

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严格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按照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请假制度,严格把关各培养环节。

此外,学位点依托社科学院研究生工作组,不定期开展春游、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学术沙龙等各类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感和凝聚力。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基础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和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五部分,专业学位课程总数45门,校外资源参与课程数量(比例)14(31.11%)。

培养方案充分反映“教指委-清华大学”二元多层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充分确保规范性。评估期间承担专业硕士智能心理测量实践基地建设、国际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等2项清华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课程建设重视基础能力培养,紧贴心理学应用需求。通过必修统计与研究方法类课程,强调对学生定量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注重交叉学科技能培养,整合跨学科、校内外专家资源开设面向人机交互、用户体验、人工智能等方面课程与讲座;培养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积极教育、积极组织、积极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实践能力。

应用心理专业不断开拓进取,接轨国际化培养需求。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趋势,项目建成完整的全英文课程体系,面向心理与科技结合的工程心理学方向建设了包括人机交互技术、机器学习、语言学等一系列特色交叉学科前沿课程。

(二)导师选拔培训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的校内导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并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良好的师德师风。校外的指导老师70%具有正高级职称,在行业领域都有突出贡献。

(三)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不仅在导师选拔上具有严格的标准,在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方面也是高标准严要求。导师全部符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学位点要求导师能够因材施教,对学生既能严格要求,又能无私关爱。

(四)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按照《清华大学2021年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清委发〔2021〕25号)》坚持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机制,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完善导学互动机制

将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贯穿于应用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具有专业硕士导师资格的教师全员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聘请企事业、学校、部队、研究院所等相关行业的资深专家为行业导师,采用双导师制合力培养应用心理专业人才。

注重激励支持,设立专业硕士培养和教学管理办公室、专业学位教学研究。 为全体专业硕士开放系所有本科和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并共享实验室平台等高科技设备及社会实践基地。

2.健全考评监督机制

将师德和育人表现纳入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奖励等评价体系,并实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设立举报调查的民主监督程序和防微杜渐的防控程序,以保障对有违师德师风言行的监管。结合反面典型教育,促进养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同时,践行“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宗旨,为学生树立学风表率。

3.定制因材施教计划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针对专业硕士非全日制的特点,协调授课时间和交流讨论时间。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分年龄、专业背景,通过课程、实习、实验室组会、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全方位交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和兴趣,尊重其工作特性,通过校内外导师组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专业研究方向,激励其将所学心理专业知识运用到自身工作中,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激励。

4.引导报效国家志向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的育人过程中,强调培育社会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号召同学服务社会、响应国家急需,投身扶贫攻坚、社会治理、特殊教育人才选拔等国家、社会、行业重点需求领域。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建立了完善的班级组织机制,形成了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在疫情来袭时,清华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同学迅速按班级进行组织,积极高效参与心理援助热线等工作,投身抗疫事业。

(五)学术训练情况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重视学生的学术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参加组会,定期在组会中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情况,导师会定期开展读文献活动,同时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心理学写作与演讲》、《科研规范》,还有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认知神经科学文献导读》。

(六)学术交流情况

学术交流也是本专业的非常重视的环节,采取不定期,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

第5届中国国际心理心理学大会,5个工作坊、10个主论坛和分论坛,67位发言人,40余万人参加,专业硕士学生大部分参加;第二届清华大学智能心理测量学术论坛,12场心理测量应用专题讲座,15000余人线上参加,专业硕士学生全员参加;此外,学位点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科研平台的使用、科研工作方法、专题学术内容等,2021年度总计10场。

(七)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本专业严格执行《清华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相关规定,如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八)研究生奖助情况

应用心理专业非全日制学生由其工作单位提供工资保障,无申请助学金情况。

部分应用心理全日制国际学生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为学生申请提供必要的协助。

学位点依托社科学院,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激励学业优秀学生。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应用心理专业学生学习状况良好,所有学生均按要求完成每学期的注册报道手续,并保质保量完成必修课。

2021年度,3名专业硕士学生分别获得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的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021年度,7名专业硕士学生完成学位论文,其中张永发同学的论文《电子游戏中竞争性对心流体验的影响》获评2021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二)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项目持续推荐教师队伍建设。

学术导师方面,依托单位心理学系每学期举行教学工作研讨会,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学工作是重要议题。国际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业工程系、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系等院系达成学生联合培养意向,并正在积极推动交叉学科导师组的相关制度建设。心理学系张丹副教授、何吉波副教授正在承担专业硕士智能心理测量实践基地建设、国际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等2项清华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行业导师方面,应用心理专业硕士2021年度新聘请顾朝曦、黄伟芬等19位老师加入行业导师队伍,新加入导师在航天心理学、心理测量等应用方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科学研究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项目依托社科学院心理学系实验室、脑与智能实验室、计算社会科学平台、实验社会科学平台等科研平台,清华大学学生心理中心、安定医院、英特尔、朔黄铁路、清视野等行业单位,以及非全日制学生所在就职单位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

2021年度共有23名学生完成每人不少于6周的专业实践,实践内容包括积极教育、幸福企业、消费心理学等特色工作,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内容,在实战中锻炼学生的应用心理科研能力。

多名应用专业硕士同学作为科研骨干积极参与专任教师的应用科研项目,包括联合东方航空人因工程项目、儿童教育心理项目等。

(四)产学研合作情况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继续依托清华科技园参与共建的幸福科技实验室为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与清视野、想象科技、汇心联等多家新兴心理科技企业在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度合作,其中想象科技于2021年9月将其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语音情感系统捐赠给清华大学供应用心理专业同学使用,部分专业硕士同学深度参与到汇心联公司面向精神疾病智能诊断的穿戴式生理测量项目工作中。

(五)服务国家战略

本专业师生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疫情特殊时期,在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响应,积极参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与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热线。因为心理抗疫方面的工作,彭凯平、樊富珉等教师获“清华大学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称号,项目依托单位心理学系获“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面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彭凯平教授带领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等师生,与新华通讯社经济参考报社合作,在北京、广州、甘肃和江苏等地开展了为期两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并汇总分析了新华社各地记者对教育行政部门的采访结果并形成调查报告;周志丹等应用心理专业学生作为项目骨干承接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心理疾病脑机接口测评工具相关课题,面向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面向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本专业研究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研攻关,构建预警、测评及干预系统,决胜脱贫攻坚。相关成果正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支持下,以《内生动力激发对脱贫成效巩固的案例研究》为题整理形成应用心理教学案例。

(六)国际合作交流

项目依托单位心理学系于2021年8月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邀请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代表、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教授,联合国教务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李红教授分别致辞,本届大会全球观看人次超过40万。该会议被国际积极心理学界评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三大盛会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积极教育联盟的重要国际会议之一。

彭凯平教授在B站等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平台,和世界顶级心理学大师如菲利普·津巴多、艾略特·阿伦森等直播对话,每场均有数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受到广受关注及赞誉。

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上述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全员参加活动。

Stella Christie副教授多次接受CGTV(中国国际电视台)访谈,分享对于解决未成年压力、沉迷网络等社会热点话题的重要观点,以国际视野传播清华心理声音,助力清华全球化声誉及影响力提升。她团队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生在素材准备、信息传播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团队按照评估要求审视本学位授权点建设进展,学位点建设特点总结如下:

1.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面向国家需求培养高层次心理学人才;

2.具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坚持导师组制度,校内外导师共同进行学生全过程指导,聘用重点行业领域专家加入,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聘请校内教师深入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具有国际化视野,“中西合璧”的国际化应用心理培养模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水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形成了国际化教育力量。此外,清华大学率先招收应用心理方向国际硕士研究生,构建国际化师生氛围,国际化程度高;

4.具有良好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积极心理”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特色之一,它的教学理念贯穿培养全程。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心理学科在积极心理学方向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分委会等组织机构,与国家发改委、中石油等政府机构与知名企业密切合作,在积极教育、积极组织、积极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工作,形成积极心理学产、学、研互动创新体系。

在学生学位论文方面,本专业注重学术规范和思想素质教育,学位论文在选题的应用性、解决实际问题成效及行业应用价值上都有突出的特色:

1.论文选题紧扣国家社会重大需求与学生在职行业需求,应用特色突出。本专业论文选题覆盖积极心理学、咨询与健康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方向,应用行业领域包括咨询、企业管理、教育等,解决实际行业领域中的人才选拔与培训、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驾驶安全等具有代表性与时效性的心理学应用问题,服务于国家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心理健康、企业科技产品设计与优化等。

2.论文工作运用前沿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性突出。学位论文工作充分立足心理学新近理论,基于交叉学科培养体系,学生充分运用眼动仪、脑电图仪、穿戴式生理测量仪、虚拟现实、模拟驾驶仪等设备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分析方法,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创新性好,应用示范效应突出。

3.严把论文质量关,注重论文规范与学术道德。学位论文从开题、中期到答辩全过程导师组严格考核并保持每个环节一定淘汰率。注重论文文献综述、科学方法、写作等各方面规范性,研究的职业伦理道德作为重点考核指标。

学位论文无抽检不达标情况,其中1名同学中获应用心理教指委首届全国应用心理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名同学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目前学位点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分别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目前学位点的国内学生全部为非全日制,虽然建立了临时党支部,但学生可以参与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如何让临时党支部持续有活力地开展工作存在挑战。

此外,非全日制学生比起在校学生相对年长,带班研究生德育助理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

(二)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国的快速推进,以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国家和社会对心理学应用人才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需求。特别的,高端应用心理人才往往需要具备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多学科知识,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项目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已经初步构建了交叉学科师资队伍,但交叉学科师资的选拔聘任还未制度化,多学科课程还未充分形成体系,学生论文指导的多学科导师组制度还未完善,有待进一步落实和优化。

(三)国际化教学工作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率先在国内开设国际学生全英文项目,但项目自2019年开设之初就受到疫情的重大影响。虽然项目组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上课,但线上上课和时差等因素带来不少困难和挑战,对学生学习效果带来不小的影响。

(四)学生培养基础支撑条件

心理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科研工具、方法变化很快,特别是面向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的应用方向。学位点现有支撑条件需要持续升级改造以适应学生培养,特别是国际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的新需求。

六、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总结的学位点建设问题,拟改进措施如下:

(一)党建工作

拟通过与学位点所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面向非全日制学生得更丰富、灵活的党建活动具体形式,比如通过临时党支部为渠道,组织在校学生与非全日制学生所在单位的联合党建活动等。

在班级管理方面,让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团队管理教师与带班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共同主持班会活动等方式助力班级管理工作。

(二)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

拟依托学位点所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教学办公室,力争在2022年度落实交叉学科师资的选拔聘任制度,根据学生反馈进一步调整完善国际项目的英文课程体系,摸索建立可以有效指导非全日制学生和全日制国际学生的导师组制度。

(三)国际化教学工作

教学团队持续关注线上教学的新方式和新工具,通过更灵活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让线上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学习指导,实现更有参与感的学习。特别的,因为实验对应用心理学教学非常重要,学位点在2022年度将重点探索心理学实验的线上平台解决方案,使线上同学也能充分参与实验中来,真正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和目标。

(四)学生培养基础支撑条件

依托清华大学交叉学科科研平台,如脑与智能实验室、幸福科技实验室、实验社会科学平台等机构,同时配套项目自筹经费,对学位点的科研工具持续进行升级维护,并根据应用需求购置便携式神经生理测量工具等新兴工具。

同时,在经费许可前提下,与心理学系联合招聘专职实验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规范化维护管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