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通知公告 更多…
社会学年度报告

2022-05-13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1.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有着辉煌与灿烂的历史。1926年社会学系成为清华大学最初的17个系之一,建系主任由陈达教授担任。1999年清华大学开始筹备复建社会学系。2000年5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正式复建,隶属社会科学学院,李强教授担任复建后的首届系主任。重建后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学科建设与社会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近年来的学科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

当前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进程中,老清华的社会学传统仍然为当前清华及国内社会学界提供宝贵的财富,清华社会学系的重建和发展也致力于让老清华社会学的学术遗产重放光彩。

1.2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学科方向布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扎根中国大地,深入探索中国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作逻辑,“面对中国社会的真问题,与国际社会学的前沿研究开展有建设性的对话”。在城市社会学、转型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等分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发展大数据与计算社会学、城市与空间社会学、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等新兴学科领域。

师资引育上,2021年进一步充实分支领域,做到人岗对应,优化增量。师资队伍扩大到20人,补齐和充实了空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政策等领域,初步完成学科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社会学科推进理论创新,继续承担重大国家和国际研究课题;继续促进国际交流,建立长效机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课题5项、重点课题1项,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平台建设上,本学科已经成为北京市“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北京市社工委“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与社工委密切合作,针对北京市社会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同时,立足于城市社会学研究和乡村研究,本学科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河北建立白沟实践基地和固安县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北京市、成都市、深圳市、沈阳市等的7个社会实践基地。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提升自己的学术品味,而且直接面对社会生活,在社会运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上,本学科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本科生教学与培养,本科生培养采取清华大学“大类招生,通专融合”的培养模式。截至2021年,本系已经有十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超过80%以上选择了继续深造。本学位授权点每年在读博士和硕士的总数大致在100人左右。毕业人数方面,每年在16-20人之间。硕士毕业生的去向多样,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出国深造等。博士毕业生大多执教于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近几年的去向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

学术期刊建设上,清华社会学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学术共同体建设。主办出版《清华社会学评论》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学术集刊”的荣誉,2021年入选为CSSCI(2021-2022)收录集刊,成为学科内有着较大影响的重要学术刊物。

1.3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1.3.1研究生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方向,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知识的社会学或人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博士生应能掌握中西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总体脉络,熟练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社会研究方法,独立从事与我国社会发展及人类发展相关的重大学术课题;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实际部门中从事社会行政管理、民族事务、社会政策制订和对经济-技术建设项目进行社会评估的工作。科学社会学方向,培养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科技发展规律、科技思想、科技体制和科技产业化各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和当代前沿的基本特征,对科技的社会运行有较深刻的理解,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重要研究课题的能力,胜任高校、科技机构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科技管理等相关工作。

研究生的课程以研讨班性质开展,主要课程包括社会学理论、中高级社会统计学、定性与定量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网分析、医学社会学、转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等。

1.3.2研究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科2021年研究生招生11人,授予学位5人;博士生招生16人,授予学位14人。

1.3.3研究生就业情况

本学科2021年毕业研究生中,博士项目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高等教育单位,研究生项目大部分继续升学攻读博士学位,少部分前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职。

本学科培养出诸多优秀毕业生。有代表性的包括Leta Hong Finche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她的第一本专著Leftover Women被亚洲学会评为2014年中国最顶尖的5本书之一。她的第二本专著Betraying Big Brother被美国《名利场》、《新闻周刊》评为2018年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1.4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学科拥有全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此外,社会学系还延聘了一批国内外名校社会学系著名教授担任兼职教学工作。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清华社会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掘本土社会学思想,注重老师立德、立言、立行,结合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构建完整的“三全育人”体系。

第一,全面发挥清华政治辅导员队伍的重大作用。清华大学思政工作在六十余年的探索中,形成一支政治辅导员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它以教研一线教师党员和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双肩挑”辅导员。清华“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既是教育创新的长期成功探索,又是因材施教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曾获得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肯定和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

第二,加强基层教师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学院设立专门党务工作岗与学生党建工作岗,基层组织工作队伍专兼结合、运转有效。社会学学科以党支部为龙头,用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与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引导青年骨干教师成为积极分子,鼓励带领其中的优秀代表加入中国共产党,动员骨干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学生思政教育,动员长聘教授成为班主任与新生导师。

第三,积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与政治理论水平。从学校到学院,从社会学系党支部到教师个人,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采用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积极参加中央党校、教育部以及清华大学等组织的各种理论研讨班,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党课、特色调研、师生党支部共建、党支部联合活动等机制推进政治理论学习的常态化。教师积极参加国家“马工程”重大项目,投入宣讲“十九大”精神,成为理论学习讲习团成员。

第四,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在引进人才、教师聘用、考核、评奖评优等工作中,把思政工作、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在课程开设、教材审核过程中,严格思想政治审核,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第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开辟课程思政的“社会课堂”。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课堂教学和科研育人。清华社会学在社会治理,乡村扶贫,全球健康治理等方面,推动学生的社会调研与社会实践。本系学生连续多年前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5个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20个国家开展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北京“新清河实验”,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生活第一线,探索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2.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清华社会学人才培养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建立了具有清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取得突出成效。

第一,组建坚实的思想政治基层堡垒,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在社会学系的党政联席制度下,创新工作机制,教师积极投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动员6名骨干青年教师成为班主任、新生导师。

第二,立德树人,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将立德树人贯彻到教学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晋军连续三次荣获“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获取最高荣誉“春风化雨奖”。教师队伍中有4人为“马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有4人为清华大学“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有5人为理论学习讲习团成员。

第三,坚持“三全育人”,不断涌现优秀学生代表。清华社会学培养众多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学生。在校学生中,李秋甫当选清华大学第四十二届学生会主席、北京市青联副主席与学联主席;从晓荣获“清华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第四,推动社会调研,拓展课程思政的“社会课堂”。有机结合学科特点与课程建设,拓展社会调研与实践内容与基地,李强领导在海淀清河地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新清河实验”,沈原领导在前门地区开展城市更新社区规划改革的“大栅栏计划”。社会学系过去5年中,有16位同学获得清华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项。

2.3学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高度重视学术规范、学风建设,并规定指导老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位申请人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术论文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经论文查重,综合论文训练论文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校将取消学生学位申请资格。评估时段内,本学位授权点未出现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

始终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院设有科研伦理委员会,将学术伦理教育、学术规范训练等贯穿到教育培养的全部环节。全体研究生必修学校设立的“学术伦理”课程,入学开展学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持续进行良好学风养成和学术规范训练,重点抓好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关键环节,坚决杜绝各类学术失范现象。

注重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在博士生资格考试中,进行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引入查重措施,答案重复率超过10%的学生将被判定为不及格。这一举措确保了考试的公平规范,提升了博士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各类学术论文答辩之前,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查重。

努力拓展学风教育平台,注重引导教育学生在学术交流和学术发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和专业编辑学风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不断增强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自觉性,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肯定。

2.4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清华社会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完成学术与政策任务,提交政策咨询报告,积极服务于社会。

第一,为国计民生重大战略献计献策。李强带领的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研究,发展了重要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提供了重要咨询建议,也推动了一大批地方的城镇化实践工作。其中,“权利保障先行、公共服务延伸”的政策建议、“人的城镇化”的观点,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性纲领之一。

第二,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李强领导的“新清河实验”,与北京海淀清河地方基层合作,开展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科学实验,是开展中国基层社区研究重要举措,取得了基层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重要成效,《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专题报告,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第三,完成国家主管部门交办的学科建设任务。承担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交办的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总结和分析“十三五”期间社会学现状,研判“十四五”期间社会学发展趋势,提出“十四五”期间社会学发展的重点研究议题。

2.5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本学科与清华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定期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在学习、生活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由于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引发的适应不良,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发掘个人潜能,促进学生人格成长,以顺利适应与度过大学生活。本学科同时还大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学生经济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放心上学、安心读书、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3.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学科每位教师至少开设三门课,其中教研系列教师每年至少承担一门专业核心课或基础课,每年课内学时不低于112学时。课程内容均为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均曾发表过相关的前沿学术成果,每年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前沿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教学中的学术训练质量。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全面实施课后开放办公时间(每周至少2小时),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和疑惑。

本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多位老师先后主持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改项目,努力探索和实践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别注重知识传授、学术训练和学风教育的融合,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先锋。

3.2导师选拔培训

学院每年定期组织研究生新任导师培训,从师风师德、导师责任、导学关系和培养经验等方面提升导师聘任质量。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3人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两名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领域专家。对从事交叉学科的博士生,邀请相关学科导师参与指导小组,必要时设立联合指导教师。导师的选拔和考核经系所推荐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和决定。

3.3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本学科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创建一流师资队伍。本学科无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第一,健全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站位。制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二,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党员。第三,严把政治审查程序,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的“第一标准”,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由党组织全面审核评估。

3.4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掘本土社会学思想,注重老师立德、立言、立行,结合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构建完整的“三全育人”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创建一流师资队伍。本学科无师德师风负面清单。

第一,健全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贯彻各级党组织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制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划,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二,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教师加入“领航工作站”,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党员,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

第三,严把政治审查程序,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严格把好政治关,强调思政工作、师德师风作为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的“第一标准”,写入《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由党组织全面审核评估。

第四,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制度建设常态化。积极配合清华大学教师工作部工作,狠抓师风师德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将《清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清华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贯穿教师工作的全过程。

第五,开展学风作风建设,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导学关系。积极投入参与“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活动,探讨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教师要以身作则地教导学生坚守学术底线,提升学术品位,切实做到“严谨治学、倾心育人”。

第六,大力宣传典型,营造正面氛围。加强师风师德正面典型宣传,严惩师风师德失范行为。本系教师在清华大学“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老师”、“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中多次获奖,在课程思政、导学思政等方面产出生动案例。

第七,结合学科特点,勇担民生调研,提升社会福祉。将学术研究与中国社会的伟大历史变革结合起来,扎根基层研究,提升社会福祉。李强开展“新清河实验”寻找基层社会治理对策,沈原实施“中国卡车司机调查”解决物流时代的难题,景军深入公共卫生健康研究提升生命质量。

3.5学术训练情况

本学科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引入博士生资格考试,以打破以往博士生培养“严进宽出”的状况。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在博士项目的第二年上半学期进行,旨在评估博士生的基础学识和专业学术技能水平,考核其是否具备后续研究的能力。资格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理解、运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估能力的考察,包括2门基本理论综合考试和1门专业基础与应用综合考试,要求学生现场作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实行末位淘汰制,淘汰率一般为10%-25%,旨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从而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本学科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两个方向内招收的硕博连读学生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一例异常分流的案例。

3.6学术交流情况

通过海外短期研修与海外社会实践,清华社会学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境外的其他学术、社会及文化交流活动。本学科平均每年组织开展学术讲座(报告)超过30场,牵头组织各类学术会议超过20场。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进行报告宣讲或论文投稿。面向硕士生设立多个交换项目,支持优秀学生赴国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3.7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本学科严格把好政治关,强调思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在引进、聘用、晋升、考核和评价等各环节,落实贯彻《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严把政治审核过程,党政联席会讨论给出综合结论,成为师资工作的第一个步骤。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4.1人才培养

本学科研究生秉承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优良传统,积极奋进,在思想政治、学术发展、社会实践与社会调研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第一,积极投入党建思政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思政建设先进个人。郭心怡获得了清华大学学生辅导员最高奖“林枫奖”,众多同学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抗疫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第二,专注学术研究,推进学业发展,产生了一批素质优秀、潜力巨大、有代表性创新成果的学术新星。在国际国内顶级会议中做口头学术报告,在中国社会学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等全国一级学术学会的学术评选中获奖,参加全国“挑战杯”及其他学科竞赛并获奖。

第三,扎根田野,调研实践,取得佳绩。获得了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中国影视人类学“优秀影片奖”、“公益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参加“民族志纪录片大展”等。

4.2教师队伍建设

清华社会学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形成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立德树人及学风建设。本学科2021年初步完成学科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

加快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发展计划,通过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辅导制、各类研究资助等,扶持中青年教师发展。鼓励教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参与重大政策研究,不断提升教师实践经验。

鼓励教师倾心育人,将热爱教学、钻研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作为教师基本要求。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建立院系两级干部定期听课制度,建立老教师教学质量督导组,提示教学纪律,建立教学事故应急制度。完善申请审核制、导师负责制、开放平台制和治理协同制的“四制管理”,推动立体化招生、精准化培养、个性化创新、系统化管理的“四化培养体系”。稳步推进博士生招生的申请-审核制;夯实导师在培养环节的责任与义务。

4.3科学研究

本学科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把握学科前沿领域,鼓励任课老师结合个人重要科研成果进行日常教学和学生指导,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领悟,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加强学生研究能力,锻炼学生学术素养。2021年,本学科博士生参与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第七届栗林论坛、2021年社会分层与流动冬季论坛、2021 AUA and ICSGC Academic Conference等多项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有代表性学术创新成果。

4.4学术期刊建设

《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自2000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面对中国社会真问题,关注转型期实践逻辑,推动本土化理论研究”为宗旨,与国际前沿研究对话,刊发了许多在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清华社会学评论》高度重视质量和内涵建设,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于2017、2019、2020、2021年获得全国优秀集刊奖。2018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清华社会学评论》全文转载率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全国第1名。2021年,《清华社会学评论》又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并入选为CSSCI(2021-2022)收录集刊。

4.5服务国家战略

在政策咨询、献言献策上,本学科依托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当代中国研究、老年学研究、民生经济研究院、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等校院级研究平台,在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城镇化等方面完成数十份政策咨询报告、成果要报,提交中央有关部委。

4.6国际合作交流

本学科在国际合作上,国际发展主动化,合作网络优质化。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卡迪夫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共同举办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在两岸三地的交流方面,本学科与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部也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关系,并定期开展“两岸三地学术研讨会”,迄今已坚持18年。

4.7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本学科在科学研究上突出综合创新。自2017年起,连续主办了五届“清华大学社会治理论坛”。2021年论坛主题为“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暨社会治理高端论坛”。五届论坛均邀请了国内社会治理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代表了国内社会学在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和最新进展,同时也巩固了清华大学在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领先地位。论坛的内容涵盖了当前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领域最为关键的议题——从宏观的制度设计到微观的具体操作;从经典理论的反思到社区实验的实践;从具体的资源与绩效到抽象的文化与情感;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社区。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5.1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清华大学社会学学科在过去的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突出的特色;在一些重点领域里,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贡献;整体学术影响力位列全国前列,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望。学科发展目标明确,学科定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并充分考虑了清华大学的整体学科布局和交叉学科优势。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教学支撑系统、研究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了若干特色课程;各培养环节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制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毕业生在海内外享有优秀声誉,深受欢迎。

本学科问题分析如下:

1.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参考世界一流大学同类学科师资队伍状况,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研究领域等方面的结构。

2.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更完善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加强研究基地与实践基地建设。

3.学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资金、办公设施、人才引进配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5.2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科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合格。

六、改进措施

6.1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在下一步学科规划发展中,本学科将重点做出如下推进:

1.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完成优化学科队伍的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完成国际化、年轻化目标,以达到国内中等规模水平。本学科应继续拓展国际化取向,在适度扩张的同时,积极吸纳海外学者,促进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2.在人才培养上,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成立一个以博士论文研究为聚焦点的师生沟通平台(拟采用设立必修课的形式),每一位博士研究生都必须上台讲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并与在场的博士生导师和其他选课同学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和回应。

3.在教材体系建设上,围绕社会学学科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同时,本学科将承担更多清华大学全校通识课程、通识荣誉课程、文素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全校本科生培养人文通识素养。

4.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培育交叉学科。积极探索与其他学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开展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5.在研究基地建设上,继续围绕社会学的重大理论,扎根中国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学术认知,而且直接面对社会生活,在社会运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