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8月1日,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9名硕士研究生及5名博士研究生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
深耕民族团结沃土,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7月26日,实践支队来到新疆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鲍结丹和音乐学院分团委书记陈林林携同学热烈欢迎了清华学子的到来,并带领支队参观了7月20日刚刚开馆的“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新馆”。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是维吾尔族传统嫁娶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早于2005年,“十二木卡姆”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观完毕,支队成员与学院领导展开座谈会交流,围绕党建、团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极大地拓宽了支队成员的思路,加深了成员们对新疆民情的了解和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支队成员与新疆艺术学院领导合影留念
7月29日,支队一行人前往了脱贫攻坚的代表村——阿亚格曼干村。通过参观脱贫攻坚示范户、观看脱贫攻坚纪录片,支队成员切身感受当地人的脱贫经历及日益改善的生活状况。阿亚格曼干村的脱贫故事使大家倍感振奋,支队成员也从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当中不断体悟到党和国家引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苦卓绝与无限荣光。
支队成员与脱贫攻坚示范户热切交谈
振经济,连民心,惠民生
7月27日上午,支队成员前往喀什综合保税区,在展厅聆听负责人介绍了综保区的发展现状、产业规划、扶持政策等,了解到喀什综合保税区目前重点发展为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着力打造面向中亚、南亚的物流分拨中心和加工制造中心,具有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喀什综合保税区在援疆共建方面的创新示范作用令队员们印象深刻。
支队成员与综保区海关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随后支队成员专程参观了山东援疆在喀什地区的典型企业——齐鲁纺织服装。在厂长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支队队员参观了全自动化的棉线生产车间,亲眼见证了从棉花到棉纱再到棉线的过程。对于这些细节的严格要求,队员们无不感叹工作人员的专业态度和匠心精神,也深刻理解到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的道理。从职工充满希望的言语中,队员们体会到援疆政策切切实实让当地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支队成员参观纺织车间
清澈的爱,只为祖国
7月28日,队员们攀登至位于海拔4350米的慕士塔格峰大本营。中国登山协会领导、中国登山队教练袁复栋老师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赴新疆实践支队全体队员光临慕士塔格峰大本营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在大本营的会议帐篷内举行了座谈会,围绕新疆登山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海拔登山安全保障和跨国体育旅游交流三项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座谈会结束后,支队长徐粲和队员昂晨向袁复栋老师敬赠科研纪念品。
支队成员与袁复栋合影留念
最后,支队队员们踏上了前往红其拉甫国门的征途。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位于喀什地区西南部,连接着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站在国门前,队员们难掩激动的爱国之情,纷纷向国门敬礼。这种爱国之情是在大雪之中对戍边勇士的敬意,是在高山之上对大美边境的爱意。同时,队员们还深感中巴两国深厚友谊历久弥新。红其拉甫口岸不仅是贸易纽带,更是文化交汇点。队员们在这里见证了跨国交流的伟大意义,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友谊。红其拉甫口岸的独特魅力,让队员们明白开放与包容的力量,愿这种友好的国际纽带永远延续下去。
支队成员在红其拉甫口岸合影留念
撰稿:徐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