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通知公告 更多…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记社科学子张昭源

2018-08-28

张昭源,河南郾城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11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重庆偏远的区县工作。曾任校团委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创业协会主席、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大队长等职务。长于广袤中原大地,学于巍巍水木清华,如今又服务于山城巴渝。这个身高1.85米的北方汉子用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是清华人的胸怀。

右三为张昭源

回首清华,一生难忘

从2004年入学,张昭源在清华园中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也最重要的六年时光。谈起园子里的生活,他有说不完的话。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公共演讲比赛冠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这些亮眼的标签带着我们走近这个非典型清华人。

从小学到大学,不到三十岁的张昭源和体育结缘已经长达十九年。“体育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张昭源如是说。回望过去走过的路,他感慨万千。体育带给他了伤痛,更让他成长。“通过体育,人可以感受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反观自己的身体,反观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另一种认识自己的方法。”控制自己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不管是身体还是情绪。就是在不断突破自己极限的过程中,在与伤痛共存的过程中,在努力完成自己本来完不成的动作时,张昭源慢慢学会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控制自己。“体育是一种修行,”他这样总结。

谈论起在清华的社工,张昭源明显地激动起来。他的社工故事,简直可以讲上一天一夜。担任清华体育代表团队长时,为了在清华园里营造更好的体育氛围,他所带领的团队大胆成立了马杯教练员团,把体育代表队的运动员们组织起来,给各个院系做技术指导。担任创协主席期间,清华创协首次组织了公益创业大赛。如今,公益创业大赛已经成为清华学生最关注赛事之一,不断激励着各个社工组织同学的参与。谈及社工的成绩,张昭源表示,“最重要的,就是社工可以培养人的一种能力——影响力。”社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学着管人管事、做人做事。做社工的时候,他会不断揣摩同学们的需求,不断揣摩与人为善、与人共事之道。张昭源非常庆幸,清华的社会工作给了他这样一个平台,拓展交往圈、体验不同生活,不断试错、不断找寻,最终找到了他的人生方向。对于他来说,“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要想的明白,想的明白就能做的明白,就可以留下一些东西,真正做一些改变。”

扎根基层,奉献无悔

2011年,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毕业的张昭源并没有选择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是选择到重庆山区当一名村官。大学时代的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使他体会到了奉献的乐趣,已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他,发现自己更喜欢扎根基层,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经过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与理想,他最终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曾写过的一篇文章《我的理想》中,张昭源写道:“我决心到西部的基层去,那里有无限的空间等待着发展。少年强则国强,我想,我们今天的青年一代当有一种抱负,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贡献力量。我们带着这种信仰,走向西部,走到基层,将青年的激情与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土地上。”

当被问及在众多的地区中为什么选择重庆时,张昭源提起,当初选择重庆也是一种缘分。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首先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大不大、升职快不快,他考虑得完全不一样。重庆作为西部的一个增长极,发展速度很快,潜力也很大,在这里他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可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人一旦有事做,就有舞台。”

近几年的工作经历完全证明了张昭源的选择是正确的。2013年,在巫山工作两年之后,张昭源通过人才引进来到长寿区,当选为龙河镇保合村党支部书记。“化纠纷,解矛盾;有想法,有办法。”在这个比芝麻还小的“官位”上,这个可以讲一口流利重庆话的村官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当地的柑橘滞销,他带着村里的年轻人搞起了电子商务,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帮助群众销售大量柑橘;利用朋友圈,他建立起有机农产品销售平台,把当地的绿色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他还创办了区里第一个农村市民学校,亲自承担了60%的授课任务,同时动员志愿者给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带去关爱与温暖。除此之外,他还号召村里的党员们每周为群众做一些志愿服务和义务劳动,促进全村营造良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重视知识,勤动脑筋,张昭源在村官的舞台上施展着才华。为了扎根基层、多做贡献,几年来他坚持选择奋战在基层一线岗位上。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张昭源如今已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党支部书记之一。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想做的、该做的事情”,百姓频点赞就是对他的工作的最好回报。

寄语同学:胸怀、坚持、接地气

谈到给清华同学的寄语,张昭源首先表示,清华人一定要有清华人的胸怀。这种胸怀是将个人的人生规划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一个人的选择与成就最终取决于他的胸怀,远虑方可解近忧。一名合格的清华人,应该站在时代前沿,结合时代的需要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对了,张昭源认为还要懂得坚持。陈吉宁前校长曾言:“卓越就是一种坚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坚持。”如果我们能坚持梦想、不断成长,那就已经很好了。除了胸怀和坚持,在张昭源看来,人最重要的还是“接地气”。悬在天上是做不好事情的,只有每一脚都踩实,心才不会虚。胸怀、坚持、接地气,正是张昭源自己的人生选择的真实写照,他用一个社科人的奉献与执着,给清华同学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