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传承清华精神 迎接崭新篇章” (四):中国第一个屏蔽试验反应堆

2020-11-25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传承“一二·九”爱国运动精神,展现清华110年来的奋进姿态,社世远航联队依托“记述与传承”口述历史项目组,围绕“传承清华精神 迎接崭新篇章”的主题,以清华大学的标志性纪念地、建筑物为载体,发挥社科讲师的优势,通过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清华大学校史,拍摄110秒系列视频,坚定研究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精神信念。

清华大学“200号”是中国第一个屏蔽试验反应堆,是清华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于1960年自主建设的重要核设施。从筚路蓝缕、艰苦立业到如今的世界核能安全最高水平,清华核研院始终秉持“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的初心使命和“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成果,为推动我国核能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平均23岁,工程代号“200号”

建设200号反应堆,是为了“挺直腰杆子”。20世纪50年代,某霸权国多次扬言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核事业的决策,其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中央指派张劲夫、钱三强、蒋南翔等八位同志组成培养核科技人才领导小组。

1955年9月初,教育部组成一个由清华、北大两校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蒋南翔校长认为,为核事业培养人才,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年11月起草《高等教育考察团报告》,请高教部正式审核批准在清华设置新专业的计划。1956年10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正式成立。

为了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原子能科技人才,1958年7月在党中央的指导下清华大学开始筹建一座实验原子能反应堆——清华大学屏蔽实验反应堆,并筹建以它为中心的原子能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基地。1960年,清华大学在燕山脚下的昌平虎裕村破土动工,开工建设清华大学原子能基地,工程代号“200号”。

1964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清华师生成功建设了屏蔽试验反应堆,他们住在帐蓬或虎峪村老乡家中,在村里一座破庙露天开伙。他们自己动手重修水渠,架设高压供电线路,挖地基,搞土建施工,完成了动力堆屏蔽等实验,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运行的核反应堆,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堆也是清华核研院的前身。


世界核能安全的最高水平

60年来,清华核研院始终秉持“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的初心使命和“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成果,为推动我国核能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200号原四连50周年聚会合影

1986年,高温气冷堆研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863”计划。199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建造我国第一座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2000年12月建成达到临界,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

高温气冷堆是实现了固有安全、用途广泛的先进反应堆,受到国内外核能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达到了当今世界核能安全的最高水平。


“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总结“200号”、总结核研院60年走过的历程,认为可以用“一种精神”“一支团队”“一面旗帜”概括:坚持在先进核能领域开拓进取、艰苦攻关,形成了独具特色、代代传承的“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锻造了一直能够承担从理论研究到原理工艺设备设计到重大工程技术攻关任务,理想坚定、充满活力、能打胜仗的创新团队;清华在全国高校树立了服务国家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清华大学 “核研院”“200号”建院60周年总结纪念大会

核研院60年走过的路,是一条清华科研人员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之路,是一条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之路,是一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功之路。”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科技强国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更应以清华大学200号精神为指引,不畏艰险、继续创新,追求和平、合理利用原子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清华贡献、中国贡献。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